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长乐夜未央》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16、玺书[第1页/共3页]

此制即下,遵循律令,御史大夫将会制正式的圣旨,下予丞相,随后,由丞相下中二千石、二千石,下郡太守、诸侯相,丞书处置下当用者。

“何事?”田千秋问道,随即又看了一眼其手中的玺书,不由笑道:“莫非此诏实施不便,曹史欲封还?”

“诫敕?”王一愣,“敕何人?”

——律,当乘传及发驾置传者,皆持尺五寸木传信,封以御史大夫印章。其乘传参封之。参,三也。有期会累封两端,端各两封,凡四封也。乘置驰传五封也,两端各二,中心一也。轺传两马再封之,一马一封也。

那名掾吏上前将玺书置于丞相面前的卷足几上,随即道:“君侯,此诏之启……”掾吏实在不晓得该如何描述才好。

田千秋年纪大了,耳力已不甚好,费了好大的劲才听明白属吏的意义,随即便发笑言道:“此非陛降落诏,而是臣子上书,应请所下之诏。”

注2:“天子陛下、大将军下圣旨曰”的格局见于出土汉简,是元帝期间的,原文为“天子陛下、车骑将军下圣旨曰……”。

“君侯……”此掾吏的年纪并不大,神采也就比较较着,倒是让田千秋不由猎奇了。

给丞相下圣旨天然需求王亲往。

掾吏一向看着丞相,见他如此,倒是有些不安了,深思了一会儿,才谨慎翼翼隧道:“既为玺书,应以‘制诏’为启……”

——数年下来,饶是田千秋夙来宽大,也不免感觉其不近人事。

——只要不是新例或是出错便好!

“奉玺书使者须乘驰传。敢请大夫封以印章。”田千秋非常客气。

这也是应有之理,田千秋毫无定见。

王不肯让人多想,便选了这么一个不前不后的时候。

注1:辛未这个时候是按照前文情节所定,非史乘所记。

但是,王等了一会儿,旧诏还没有等来,却等了一声通报:

回到御史大夫寺,因为丞相府的传信已经送来,王便选给传信加封本身的“御史大夫之章”。驰传为五封,每个传信都要王印上五次,亲身脱手封了几个,王便有些不耐烦了,命人将御史丞请来。

刚问出来,王便反应过来:“燕王?”

庚午,王为御史大夫。

——凡圣旨,盛绿绨方底,封御史中丞印。

下玺书于丞相,不畴昔一趟丞相府的事情,丞相再下玺书于中二千石、二千石也不算费事,下郡太守、诸侯相则是要遣使至郡国。

“御史大夫,尚书令请见。”

感喟着,田千秋便摆了摆手,偶然再多说,直接表示掾吏分开。

半晌以后,王俄然问道:“足下已在御史大夫寺多年,仆初来,当有所就教。”

待王走远,奉侍丞相的官奴便扶着老丞相重新回到听事阁,未几一会儿,之前取了玺书而去的掾吏便捧了玺书出去,一脸难堪。

——御史大夫有两丞,秩千石。此中一人,官称为中丞,在殿中兰台,掌图籍秘书,外督部刺史,内领侍御史员十五人,受公卿奏事,举劾按章。

王大喜,心中蓦地一松。

尚书令一愣,随即笑道:“非圣旨,乃诫敕也。”

王也没有难堪他,只是非常猜疑隧道:“仆鄙陋,本日尚书送来之诏,以‘天子陛下、大将军下圣旨曰’为启……主子未见过此制之诏。”

——桑弘羊掌盐、铁、均输事,夙来非常繁忙,对御史大夫的职责反而不太上心,恰好他是商贾出身,厚利重信,就如以章封传信这类事,总要丞相府详细行文申明事由,等其阅后,确认无误,才会用章。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