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谋刺[第1页/共3页]
傅介子思忖以后,便应诺了。
傅介子也没有怯场,当着霍光的面前就直言:“楼兰、龟兹数几次而不诛,无所惩艾。介子过龟兹时,其王近就人,易得也,愿往刺之,以威示诸国。”
自玉门、阳关出西域有两条道:一为南道,从鄯善傍南山北,波河西行至莎车,再西逾葱岭则可出大月氏、安眠;一为北道,自车师前王廷随北山,波河西行至疏勒,再西逾葱岭则可出大宛、康居、奄蔡焉。
也是今后,楼兰才向汉降服进献。匈奴得知此事,出兵击楼兰。楼兰也无法,遣一子质匈奴,一子质汉。厥后,李广利率军击大宛,匈奴欲阻击,但是,又因汉军兵盛不敢正面阻击,便遣骑在楼兰候汉使后过者,欲绝勿通。当时汉的军正任文将兵屯玉门关,为贰师后距,捕得生口,知状以闻。孝武天子下诏,便道引兵捕楼兰王,随即将楼兰王送往长安,簿责楼王王,楼兰王直言:“小国在大国间,不两属无以自安。愿徙国入居汉地。”这番直言却入了孝武天子的耳,因而,也未加惩戒,便遣其返国,只是也派人在楼兰候司匈奴。匈奴自是不甚亲信楼兰。
——傅介子建议,直接斩杀一二不平汉的国王,以震慑西域,使之臣服。
让杜延年震惊的是傅介子的建言。
——匈奴使者若真赶上不异的机遇,莫非会放过汉使?
傅介子算是看明白,对于西域人来讲,仁义品德是没用的!兵强马壮,以军威之,才气让他们降服!
楼兰,王治扞泥城,距阳关一千六百里,距长安六千一百里。它并不是离汉比来的西域诸国,但是,离汉比来的婼羌位置偏于西南,距阳关一千八百里,距长安六千三百里,并不当道,因而,楼兰就成了汉通西域的当道第一国。
——既然他们畏匈奴,他就杀匈奴使者给他们看看!
从玉门、阳关往西,便是被汉人称为西域的处所了。
西域诸国离匈奴更近,再加上匈奴曾经灭月氏,是以都更畏服匈奴,一向以来,匈奴使者持单于一信到国,国传送食,不敢留苦,,而汉使至,非出币物不得食,不市畜不得骑,以是然者,除了因为其国距汉甚远,就是因为汉使多有财物。
最较着的就是,他对楼兰、龟兹的发难。
但是,出使以后,在西域几个大国走了一趟,再对比匈奴使者的报酬,傅介子的设法也呈现翻天覆地的窜改。
——汉匈本来就是仇敌,在外赶上,斩杀一二,不算甚么大事!
——比如赵破奴当年之举!
——以七百骑虏楼兰王,再破车师!
对出使前的傅介子来讲,费财物不算甚么,能得良驹才是最首要的。
孝武天子曾经发书《易》,曰“神马当从西北来”。得乌孙马好,名曰:“天马”。及得宛汗血马,见其乌孙马更好,便改名乌孙马曰“西极马”,宛马曰“天马”。
自张骞以开本国道得高贵,求使、出使者络绎不断,孝武天子也从善如流,毕竟西域绝远,非人所乐,便听其言,予节,募吏民无问所向来,为具有人众遣之,以广其道。来还不能无侵盗币物,及使失指,天子为其习之,辄复按致重罪,以激愤令赎,复求使。如此,汉使往既多,其少从率进孰于天子,言大宛有善马在贰师城,匿不肯示汉使。既有好马,孝武天子便一心求之,使懦夫车令等候令媛及金马以请宛王贰师城善马。大宛心贪汉物,又不肯给马,便商讨:“汉去我远,而盐水中数有败,出其北有胡寇,出其南乏水草,又且常常而绝邑,乏食者多。汉使数百报酬辈来,常乏食,死者过半,是安能致雄师乎?且贰师马,宛宝马也。”遂不肯予汉使。汉使大怒之下,也口不择言,随即椎金马而去。宛中朱紫怒曰:“汉使至轻我!”遣汉使去,令其东边郁成王遮攻,杀汉使,取其财物。孝武天子大怒,因而,就有李广利伐宛的后续。汉伐宛,前后两次,用兵十余万,直到太初四年,宛人斩其王毋寡,献马三千匹,汉军乃还,李广利更立朱紫素遇汉善者为宛王,名为昧蔡。但是,不过一年多后,大宛的朱紫便以“昧蔡谄,使我国遇屠”,结合将昧蔡杀死,立毋寡弟蝉封为王,不过,也遣子入侍,质于汉,汉对此并未在乎,随后,宛王蝉封与汉约,岁献天马二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