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沈玉[第2页/共2页]
苏雪避开了他要扶过来的手,借着苏雨的力起来了,淡淡地回了一句,“没事,不消放在心上。”然后便和苏雨又往井洼子街去了。
“你还是找其别人陪你玩吧。”苏雪说道,然后牵着苏雨,从沈玉的身侧绕开,去井洼子街了。
“伴计,这米如何卖?”苏雪察看了一会儿四周的铺面,走进了陈记粮店,手里抓了一把大米,开口问道。
因是夏季,柴禾的需求量大,刚到镇上不久,苏家兄妹俩人背来的柴禾就卖完了。苏雪就和苏雨筹议着,去柳树胡同的粮店买点粮食回家。正如李三叔所说,两个正在长身材的孩子,每日又要上山拾柴禾,光吃红薯完整不敷,营养跟不上,只是堪堪填饱五脏庙罢了。
苏雪认得,这的确是新米,也没有掺陈米在内里,内心便对这家铺子生出几分好感来。“这一麻袋有五十斤?”
哪知沈玉不吃她这一套,听苏雪这么义正严词地指责本身,反而感觉新奇,“那我看着你忙不就好了,你叫甚么啊?你家住哪儿啊?”
苏雪也不点破,毕竟两个孩子顺手拿出二十两银子来,可托度确切比较低。半晌后,跑去背面的伴计又返来了,手里还拿着几块碎银子。又称了给兄妹二人看了,说道:“十九两整,您收好。”
刘桥镇离省府不远,人丁非常繁华,热烈程度不输吉德县城。柳树胡同的前面是很宽的运河,本地人称之为延河,因为是从省府运粮食和食盐、棉花等去都城的必经之处,每日船只川流不息,运货出货都便利得很,连带着很多铺子也做起了船老迈的买卖。因了这些好处,柳树胡同可谓是寸土寸金,都是祖居此地的人家或是手眼通天的贩子、官家才气在这里开得起铺子。
“再要半斤红豆,一起送到李家庄村西头的那户人家。”说完,把银子递给了另一名不太说话的伴计。
“再搭点其他东西吧?给不给送畴昔?我们就住不远处的李家庄里,几步路就到了。”苏雨一向没机遇开口说话,这时候就插话道。
沈玉看着二人牵着的手,有些恋慕地眨了眨眼,又故作萧洒地对仆人们一挥手,“还不归去?等着挨罚啊?”
身后的仆人又赶快劝道:“小少爷,归去吧?老太太承诺您出来的时候说了,只能玩一个时候,到了时候不归去,下次再出来就不轻易了。再说,你也为主子们想想,到时候我们可就遭了殃了,这都两个多时候了,您就行行好吧?”
“您别见怪,这银子都是我们掌柜的收着,他那是去给您拿碎银子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