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2章 继续挖坑[第2页/共2页]
-
“先生毋须担忧。”孙策收回目光,咧嘴一笑。“家父有令,不能再随便杀人,不过《战国策》那么多故事,总结起来不过威胁利诱四个字,没有威胁,只要益诱是不敷的,任何时候武力都是底线,如果压服不了,那就只要动刀。南阳随时能够产生战事,我不能在这里担搁太久,没时候,也没兴趣和他们渐渐讲事理。”
孙策笑了,笑得很奥秘。“先生感觉这个溃疮犯了,疼的是后将军还是我?”
真谛只在大炮的射程以内,大炮造不出来,就用弩炮代替。攻讦的兵器毕竟不如兵器的攻讦来得直接。要对于北方的马队上风,弩是当之无愧的利器。
这些名流的思惟惯性还真是固执。黄承彦算是务实的了,这么久还没摆脱固有的思惟形式。
“那……将军想做甚么,用武力礼服他们?”
“杨介呢?”孙策轻拍雕栏。“派两个小孩子出来迎我,算如何回事?”
这么大的动静当然瞒不过杨家的眼睛,孙策的船还没有进入洄湖,杨家已经如临大敌。孙策方才进入洄湖,船还没停稳,宗子杨虑仓促赶到船埠,求见孙策。时候不长,次子杨仪也来了,见杨虑站在岸边,立即和杨虑站在一起,昂着头,圆睁双目,瞪眼着飞庐上和黄承彦谈笑风生的孙策。
“民以食为天,你如果能处理几万黄巾的用饭题目,功德足以和任何一名大儒比肩。”
让杨家吃点苦头也好,要不然他们不晓得甚么是真正的伤害,还觉得天下大平,每天坐而论道,笑话他没时令。
跟着进舱的黄承彦愣了一下,看看郭暾的背影,又看看孙策,刚想叫住郭暾,孙策抬手表示他不要禁止。“我不感觉我的辩才或者声望比先生好,先生不能压服他们,我也不能。”
但是很明显,黄承彦还没有熟谙到这一点。
以是,孙策感觉这类记录可托度极低。
黄承彦明白了孙策的意义,不再过问孙策的安排。两人说了一阵闲话,主如果关于兵器的改进。对孙策的要求,黄承彦一口承诺。他和孙策会商了好久,发明孙策在机器方面有很多超人一等的观点,对他开导性非常大,但最让他感觉暖心的是一句话。
“派人告诉黄校尉,让他亲身带队,包抄洄湖,不得有片板出入。”
孙策的目光转向飞庐两侧的六石强弩。他对黄承彦的希冀并不是甚么说客或者学者,他看中的是他务实的态度和机器方面的成就。刘备访司马徽,司马徽说,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诸葛孔明、庞士元也。黄承彦能将女儿嫁给诸葛亮,足以申明他也是一个务实的人。而他在机器方面的特长用来造龙骨水车太华侈了,改进强弩,乃至提早造出连弩才是他应当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