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曹彰大帝》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一三三 诗才无双[第2页/共3页]

荀攸拜后回坐,和身边的荀彧相视而笑,可见两人是心照不宣。

乐府曲目繁多,以是体载也比较自在,这就是到了唐朝五言和七言乐府流行一时的启事,能够说乐府起自汉朝,大成却在唐朝,不过到了唐朝乐府诗已经不是用唱的了,而是介于唱和念之间的吟,此中启事就是因为传自汉朝的乐谱到了唐朝已经失传,但是体载却仍然保存。

孔融神采绯红,明显他没想到曹彰一开口就来,并且还是一种新载体,内容和说话都属上上之作,一时让他没法挑刺,干咳一声,没话找话地说道:“三公子此诗发前人所未发,的确是佳作,记于乐府当中必定会鼓起一股风潮,但是一首佳作也难以申明三公子文采过人啊,并且请恕老夫冒昧,三公子读书数年,不会只得这一首诗吧?”

曹彰暗叹一口气,他本来能背的诗就未几,现在一下用了三首,今后矫饰的本钱就更少了。。。。一边想一边拜谢圣恩。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又是一首征讨匈奴的诗,汉朝对把匈奴打得苟延残喘这一事迹是很高傲的,现在恰逢乱世,匈奴,鲜卑以及各种外族又趁乱而起,劫夺百姓,以是对胡人,当朝汉人是很讨厌的,曹彰轮作两手有关这方面的诗,更是深得民气。

但是汉朝的乐府和唐朝的文门生长,倒是汗青的大考点,曹彰曾经为此吃尽苦头,背得焦头烂额,现在恰好用来震慑一下孔融这个自命不凡的文士,他也随郭嘉学过乐府,对当朝曲调非常熟谙,乐府中固然没有七言载体,但是却不乏七言的句子,以是曹彰直接用平调曲安在了诗中唱了出来,也显得相得益彰。

曹彰却没放过他,持续笑道:“太中大夫不会想说我轮作两首参军兵戈的诗,却不会做别的,也显现不出文才吧?”这句话是暗讽孔融刚才的刁难,朝堂上大家都听得明白,弄得孔融更不知如何是好。

而一旁的荀彧也大为惊奇,他一向卖力给曹丕讲学,现在曹丕也会作诗,但是比起曹彰,不管是说话的凝练和内容意境上都远远不如了,曹丕现在顶多能作一些叙事绘景的诗,千万写不出这等气势辉宏,寄意甚远的诗,更何况曹彰还是用了新体载,想起当年驱逐献帝,曹彰也作了一首诗,当时还觉得他是有感而发,现在看来的确是文采风骚,这让荀彧由衷地在内心赞叹:“真乃奇才耳!”

献帝听完鼓掌道:“曹卿能征善战,诗才无双,足以胜任执金吾一职,朕意已决!太中大夫不消多言了。”

要晓得曹军把握兵权已经是究竟,固然之前夏侯渊要节制全郡,对许都节制疏松,但是也是在节制,现在设执金吾不过是加强节制,对于孔融来讲底子没有触及他的好处,以是他冒着触怒曹操的风险禁止是很让人费解的。

这已经是赤裸裸的刁难了,连曹彰都有点不测为何孔融会这么各式禁止,要晓得他触怒了曹操现在就是一个死,曹家权倾朝野,献帝宠任有加,如此挑衅,如果曹操不讲情面的话随便找个由头就能把他做了,何况现在是挟新胜之威。

尚书令是少府属官,俸禄只要一千石,但是因为他卖力清算各地呈给天子的奏折,是直接向天子卖力,以是也有权上朝,现在的尚书令就有荀彧和荀攸两人,固然在朝上两人官职最低,但是他们倒是驰名的文人间家。才名远播,不下于孔融,以是对作诗一事最有发言权。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