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采个娘子来养家》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299 骨肉与至亲[第1页/共3页]

不料宋好年与李百合看着窗外气象,虽猎奇、惊奇,却非常慎重,并未暴露羡慕妒忌之色,言谈中大风雅方承认承平县远远不如都城,却不为此自大。

信王次子名慈烜,天启九年十仲春初三日生,不敷月即短命,追谥怀隐郡王,葬衣冠于翠微山之原。

陈彬早给部下使个眼色,挟着两个少年一起往北镇抚司去,笑道:“带你们见地见地北镇抚司的气度!”唯独不敢放他们去信王府裹乱。

国度仪制所限,信王与信王妃不但不能出门驱逐儿子,乃至不能在二门相迎。信王乃身份最高之亲王,最受天子宠任,王府正殿七间雕龙画凤,信王与周王妃端坐殿上,两手交握,等着宋好年进门。

宋好年遵循内官提点,跪下叩首,信王与王妃颤声道:“快免礼!”

他们的声音音暴躁而锋利,佳耦二人同时站起,疾步走向宋好年。

宋好年张张嘴,还未叫出“娘”,周王妃已扑上来,死死抱住他,泪珠断线般落下,痛不成声:“烜哥儿,我的烜哥儿,娘终究又见到你……”

王金见过各色人等,见过太多因自大而高傲的人物,此时也不由暗道:到底是天家血脉,便是在偏僻乡间地界长大,又未曾读书识字,也未曾长歪,单这份气度便非常可贵。

将近三十年后,朱慈煊以“宋好年”的名字回到本身血脉相连的亲人身边,在周王妃失声痛哭、在信王双目泛红中,他忽地认识到,真正的血脉不管如何割不竭。  面对嫡亲,宋好年虎躯一沉,双膝跪地:“爹!娘!”

醒他。

天子脚下,权贵云集,用老百姓的话说,哪座酒楼上掉块瓦下来,都能砸到一名国公三个侯爵连带二十个五品以上文官。

以后信王世子与弟弟们簇拥着宋好年一家三口往正殿去,既是正殿便要行国礼,信王世子小声道:“二哥莫要镇静,待会子只听内官指令行事。”

两名小童齐声向宋好年问好,宋好年不由笑着赞道:“真乖。”又转头看一眼如真:他结婚迟,得孩子也迟,他年纪虽比信王世子大,如真却比两位堂兄年纪小很多,朱慈炯的次子都已五六岁。

内官行事自有法度,做足礼节,才宣宋好年进殿,此时信王与王妃早已按捺不住,若非碍着正殿堂皇,就要立时站起。

半礼。

但他们两个少年都是锦衣卫中人,在承平县时,陈彬还可偶尔放纵他们拆台,既到京中,连陈彬也不敢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唯恐一个不把稳冲撞着甚么朱紫,落个家破人亡的了局。

信王佳耦二人快步走到宋好年面前,要伸手又不敢,用目光一遍一遍抚摩他的脸,信王尚能矜持,周王妃早已泪流满面,痛呼道:“我的烜哥儿!”

王金一句话即是给陈彬吃下放心丸,他面露笑意,老诚恳实护送马车到信王府,与王府保护交代后才率人拜别。

宋好年站在那边发楞,信王世子抓着他的手道:“二哥,我是慈炯,你的三弟。”又催身边两名孩童叫二伯,“这是我的宗子与次子,和堂、和墨。”

周王妃在信王腰间悄悄一掐,道:“妾早说不必先行国礼,先见我儿,王爷非要如此!”

雪娘道:“大人休要多想,你的功绩明显白白在皇爷跟前,谁也抢不走。当初若不是王管事,我们且得不到这个机遇哩。”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