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难题[第2页/共2页]
“阿史那鹰,唔,看来此次的胡使很有些看头啊。”唐宓来了兴趣,跟李寿一起往人群里挤。
阿史那鹰放话:“我们草原上另有三万精兵,可汗刀锋所指,我部落的精干便会英勇向前。”
但李寿有种预感,解兵器、觐见礼节还只是开端,阿史那鹰定然另有后续。
但是,就在阿史那鹰正式觐见的时候,他还真给大梁的天子、百官出了个困难……
不然也不会派一个鸿胪寺少卿和李寿出马了。
没体例,鸿胪寺也是没体例。
玩心眼儿、耍战略,他们能跟传承了几千年的汉人比拟?
乃至于,李寿对那位胡使还非常赏识。
腰间挂着弯刀,脚下蹬着翘头乌皮靴,高坐在马背上,显得非常精干。
朱雀大街两旁都是看热烈的百姓,人挨人的非常拥堵。
接下来,便是协商胡使觐见天子的事件。
“单名一个‘鹰’。”
鸿胪寺的官员迎了上来,跟阿史那鹰一通酬酢,便将他们安设到了四夷馆。
李寿眯起眼睛细心看了看,点头,“确切不错,正宗的大宛马。”
这就是身为天朝上国的高傲了。
约莫不会只是“媾和”。
唐宓挑眉,“哟,此人还真有点意义。”竟然晓得学习先进文明知识。
唐宓却不觉得意,笑着说道:“这有甚么?兵来将挡呗。一个胡人,呵,能有多少战略?”
对于一个胡搅蛮缠的胡使,朝廷的大佬们底子就没放在心上。
公然,听到这话,鸿胪寺的官员们气得眼睛都红了。
唐宓听到这里,不由插了一句,“二九兄,你仿佛很赏识他?”
都快被蒋忠大将军打到老巢去了,竟然还敢在都城大放厥词。
而胡人,在大梁百姓眼中,就跟未野蛮的野人差未几。
骑士前面则是一辆辆的马车,车厢里尽是进贡的物品。
鸿胪寺的意义很明白,既然来到了大梁,那就要遵循大梁的礼节行事。
如果对方恪守疆场法例,不做耗费人伦的事,那么等下了疆场,两人之间也就没甚么仇怨了。
领头的便是胡使阿史那鹰,约莫三十岁的年纪,浓眉、深眼窝、高鼻梁,留着髯毛,头上戴着极具民族特性的帽子。
不过,唐宓还是没多想,持续垫着脚尖看热烈。
阿史那鹰噎了一下,他已经认出了李寿,也晓得了这个长得都雅的不像话的年青男人是大梁天子的亲外甥,身份非常高贵。
李寿护着唐宓,渐渐的往前凑。
比如,兵器是胡人最密切的战友,除非死,决不能解下佩刀。至于膜拜,他们胡人没这个端方,他阿史那鹰见了可汗,也只是躬身哈腰罢了。
他身后跟着四五十个彪悍的骑士,个个身着甲胄,腰挂宝刀,且浑身撒发着骇人的气势,一看便是久经阵仗的兵卒。
唐宓也骑马,对于马匹的吵嘴,她还是能分得出来的。
真当蒋大将军的马槊是安排啊。
比如,胡使进宫不得佩带兵器,见了贤人要行膜拜大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