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濒湖脉学》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2章[第1页/共4页]

涩脉,细而迟,来往难,短且散,或一止复来(《脉经》)。参伍不调(《素问》)。如轻刀刮竹(《脉诀》)。如雨沾沙(《通真子》)。如病蚕食叶。涩为阳气不足,气盛则血少,故脉来蹇滞,而肺宜之。《脉诀》言∶指下寻之似有,举之全无。与《脉经》所云,毫不相干。

虚(阴)

〔相类诗〕洪脉来时拍拍然,去衰来盛似波澜。欲知实脉整齐处,举按弦长 坚。(洪而有力为实,实而有力为洪)〔主病诗〕脉洪阳盛血应虚,相火炎酷热病居。胀满胃翻须早治,阴虚泄痢可愁如。寸洪心火上焦炎,肺脉洪时金不堪。肝火胃虚肝内察,肾虚阴火尺中看。洪主阳盛阴虚之病,泄痢、失血、久嗽者忌之。《经》曰∶形瘦脉大多气者死。曰∶脉大则病进。

浮脉,举之不足,按之不敷(《脉经》)。如轻风吹鸟背上毛,厌厌聂聂(轻泛貌),如循榆荚(《素问》),如水漂木(崔氏),如捻葱叶(黎氏)。浮脉法天,有轻清在上之象,在卦为干,在时为秋,在报酬肺,又谓之毛。过分则中坚旁虚,如循鸡羽,病在外也。不及则气来毛微,病在中也。《脉诀》言,寻之如过分,乃浮兼洪紧之象,非浮脉也。

滑(阳中阴)

浮脉主表,有力表实,有力表虚,浮迟中风,浮数风热,浮紧风寒,浮缓风湿,浮虚伤暑,浮芤失血,浮洪虚热,浮散劳极。

〔相类诗〕参伍不调名曰涩,轻刀刮竹短而难。微似秒芒微软甚,浮沉不别有无间。细迟短散,时一止曰涩。极细而软,重按若绝曰微。浮而柔细曰濡,沉而柔细曰弱。

〔体状诗〕水行润下脉来沉,筋骨之间软滑匀。女子寸兮男人尺,四时如此号为平。

芤脉浮大,按当中空,芤为脱血。虚为血虚,浮散二脉见浮脉。

〔体状诗〕细迟短涩来往难,散止模糊应指间。如雨沾沙轻易散,病蚕食叶慢而艰。

紧脉,来往有力,摆布弹人手(《素问》)。如转索无常(仲景),数如切绳(《脉经》),如纫 线(丹溪)。紧乃热为寒束之脉,故急数如此,要有神情。《素问》谓之急。《脉诀》言∶寥寥入尺来。崔氏言∶如线,皆非紧状。或以浮紧为弦,沉紧为牢,亦近似耳。

〔体状诗〕脉来洪盛去还衰,满指淹淹应夏时。若在春秋冬月分,升阳散火莫猜疑。

〔相类诗〕实脉浮沉有力强,紧如弹索转无常。须知牢脉帮筋骨,实大微弦更带长。浮沉有力为实,弦急弹报酬紧,沉而实大,微弦而长为牢。

洪脉,指下极大(《脉经》)。来盛去衰(《素问》)。来大去长(《通真子》)。洪脉在卦为离,在时为夏,在报酬心。《素问》谓之大,亦曰钩。滑氏曰∶来盛去衰,如钩之曲,上而复下。应血脉来去之象,象万物敷布下垂之状。詹炎举言如环珠者,非。《脉诀》云∶季夏宜之,春季、夏季,发汗通肠,俱非洪脉所宜,盖谬也。

〔主病诗〕实脉为阳火郁成,发疯谵语吐几次。或为阳毒或伤食,大便不通或气疼。寸实应知面热风,咽疼舌强气填胸。当关脾热中宫满,尺实腰肠痛不通。《经》曰∶血实脉实。曰∶脉实者,水谷为病。曰∶气来实强是谓过分。《脉诀》言尺实小便不由,与《脉经》尺实小腹痛、小便难之说何反。洁古不知其谬,诀为虚寒,药用姜附,愈误矣。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