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回 说打就打[第1页/共4页]
说完,他取出昨晚彭毅诚装逼时,抄下的那首《永遇乐》,教那殿上的寺人内侍,递给了徽宗。
彭毅诚早晓得有此一劫,也不惊奇,唤来吴用、卢俊义、关胜、林冲等人,将此事说了出来。
此时听王黼呈上一首梁山军马首级宋江的词赋,还夸奖其“豪放壮烈”,有东坡居士的遗风。
现在这些厢官,敢扣下我等一半赋税,厥后必有人调拨。
那军校是跟着晁盖、宋江杀人无算的豪杰,那里受他这个。
倒不是他们这些人俱是奸佞,只是本朝向来出征,都有剥削赋税之事。
没想到他们护送着残剩的赋税,方才进了梁山大营,就有一队皂军上前查验。
那杀人的军校,现在还立在死尸边不动。
这队军士都是头着黑盔、身披玄甲、手提长剑,倒是梁山项充、李衮所管的彭毅诚亲军。
营门外,公然已站着一员大将,领着5千禁军,守在那边。
既然前番所遣官军,征讨辽国无方,常常只能折兵损将。
一时大感猎奇,接过内侍手中宣纸,摊开一看,便见纸上用行草写着一首《永遇乐》。
这天子要不时都有这般手腕,他今后的打算,倒还真不好实施了。
只是还不等他出班禁止,就见那左相王黼先走出来,向徽宗奏道:
梁山军士们也不拦他们,只把这些人送来的赋税,全都堆在营寨以外,拒不收纳。
看到“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一句,徽宗竟拍案而起,大喝了声:“好词,慷慨激昂,竟至于此!”
此时再看周边梁山其他军士,各个眼中放光,只感受跟了彭毅诚这位大哥,当真此生无憾。
他见营中出来5000梁山军士,也不放在眼中,当即挺枪喝道:
剩下一个厢官见了,骇得面无人色,当下带着一众护送赋税的军汉,就往大营内里跑去。
十五今后,徽宗便要亲身出城,为梁山雄师饯行,让其远征北国辽邦,光复燕云失地,为国朝建不世之功。
且说十今后,那蔡京教来中书省院官二员,如此这般给他们叮咛一番,便让他们去城外新曹门,给梁山十万雄师奉上粮草、兵器等物。
随后降下圣旨,教蔡攸拿着这行御笔亲提的诗句,再从内库中取金一千两,银一万两,彩段五千匹,前去城外梁山大营,亲身颁赐给梁山众将。
又将天子御笔亲提的那行诗给世人揭示。
蔡京看徽宗情意已决,内心悄悄叫苦,只得去想其他主张,定不能教这梁山十万雄师,顺利光复那燕云失地。不然他这头上的乌纱难保,就连性命也不知能不能留住。
旬日外务必送去梁山大营。
“陛下,昨日微臣于坊间喝酒,见一人醉后赋词,词中之意,志向弘远、豪放壮烈,竟有东坡居士遗风。待臣查问,此人竟就是那宋江宋公明。微臣见他有如此志向,不敢擅专,特将此词呈于陛上面前。”
彭毅诚走到那军校前,笑问道:“我记得你是我亲军中的一名小校,名叫王涛。不知本日为何要杀死这朝廷命官?”
这一番话,竟说的徽宗如许迷恋声色犬马之人,也感受热血喷张、豪情万丈。
“将军百战死,将士十年归,待到返来日,封侯拜相时!”
徽宗方才听蔡攸奏报,胸中正有豪情万丈,不得抒发。
中书省这二员厢官,顿时心领神会,带了“三司衙门”、枢密院护送粮草、兵器的军士,径直往新曹门给梁山雄师安营之处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