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偏师[第1页/共3页]
七千悍卒在古道上浩大前行,腾起漫天黄尘。
这七千唐军亦是安西汉军中的精锐,马璘给他们的任务是沿着数年前西征小勃律的线路赶到小勃律,增加归仁军的气力,从侧面给吐蕃以压力,照应安西新军在狮泉河道域的行动。
都护大人的志愿,便是占有河中,和黑衣大食以乌浒水划界,规复高宗朝时大唐的版图,所虑者便是后路被截成为孤军,是以兵发象雄。
荔非元礼点头,这些安西甲士人皆知,底子就不是奥妙,却不明白李嗣业为何要说这些。
“将军,都护大人晓得你的企图么?”荔非元礼笑完了,俄然想起一点,赶紧问道。
归仁军是高仙芝击败小勃律后所建,驻地就在小勃律。吐蕃要从西北入安西有两条路,一条就是过白石滩后翻越几道冰达坂,最后出于阗南山入安西,也就是马璘此次进军的线路。这一条线路门路难≯∑,行,路程却不长。别的一条,便是自小勃律入葱岭南麓,向北穿越群山,最后从葱岭守捉处入安西。这一条门路路程极长。绕道极远,反过来走就是高仙芝攻小勃律的门路,也就是现在李嗣业和荔非元礼进军的线路。
河中之地的谍报是都护大人汇集的重点,这几个月谍报持续不竭的传来,他们是安西军中高层,有权打仗这些谍报,天然都清楚现在河中大部分地区都被粟特人完整掌控,波斯人只存在于零散的偏僻地带,昭武九姓中,唯有最为靠近木鹿的安眠州另有很多波斯人的残存。
“欲入河中,最快速之法是从葱山南道经护密这条路。然此地僻近吐蕃,吐蕃虎伺在后,若我安西军从葱山南道入河中,吐蕃随时可断我归路,我军即成孤军。必定失利。”
“这又是为何?”荔非元礼问道。
……
马璘带着安西新军踏上古道的同时,疏勒城外,一支唐军正沿着丝路中道而行,浩浩大荡的向葱岭守捉的方向而去。
恰是因为如此,小勃律才被称为大唐“国之西门”。大唐和吐蕃为了节制小勃律数十年间几次争夺。比来的一次便是天宝六年高仙芝霸占小勃律,在此地置归仁军。
“亦是河中。这个大伙儿都晓得。”荔非元礼迷惑道,“收取河中,不是下一步的事情么?现在都护大人是要篡夺象雄故地,将军说这个是甚么意义?”
目睹离雄师已经远了,李嗣业勒住战马,虚挥了一上马鞭笑道:“河中之地乃是都护大民气头禁脔,便是高大将军主边安西时,亦是早有收取河中之心。何如葱山隔绝,门路难行。阻我安西军收取河中者,非是大食,实乃吐蕃。”
李嗣业这七千精兵还是是传统的安西军,步兵为主马队为辅,步兵马队皆有马匹,长行坊供应补给。装备有大量强弓硬弩。安西新军换装以后,只保存了八牛弩。元戎弩和骑弩三种硬弩,其他的老式制式硬弩如伏远弩等全数替代下来了,这一次全数拨给了李嗣业。是以李嗣业这七千精兵长途武力之强大,也是远超本来的时候。
“都护最想收取之地是何地?”李嗣业又笑着问道。
荔非元礼想了一下。道:“靠着弩箭之利,起码有九成。”
这支唐军有七千人,为首的是安西老将李嗣业,副将为西羌胡将荔非元礼。
李嗣业指了指火线,笑道:“超出葱山,便是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