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第2页/共3页]
四娘嘟囔着说:“九妹,你房里连纸墨笔砚都没有,你如何学写字的?”
李先生心疼地摸摸她的小脸:“然,勤能补拙。并且,你不傻,你很聪明,只是很多人开窍得很晚,之前就有四岁才会走路说话的大才子。”
馆长的话,如同一滴滚油溅进了水里。小娘子们立即交头接耳,纷繁行了师礼结伴朝外走去。
孟馆长浅笑着点头说:“礼学的测验,是孙尚仪亲身考的,孙尚仪说了,若只考礼学,九娘为甲,完整可为你们乙班的尚仪课树模。”
李先生道:“去岁女学丙班有三十二人报考乙班,通过测验的,只要七人。乙班报考甲班的,九人,无一得通过。因为忠信二字,女学本年不设甲班。”
一时候,乙班课舍里只要算筹落桌的清脆响声。
李先生又问:“九娘,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多少?”她又对门生们说:“这和她早上退学试的题目并不不异。你们也无妨也试一试。”
孟馆长笑着说:“九娘的贴经墨义考卷,已经糊在你们乙班的公告墙上,不管是书还是经,她都应当在乙班上课。现在你们能够出去看一看她的考卷。如果另有民气内存疑的,来找我就是。但各位小娘子,牢记:君子之言,信而有征,故怨远于其身。小人之言,僭而无征,故怨咎及之。你们来进学,不是只背诵默写经义便能够,还要服膺于心,言行合一。妄自猜想,不但是对其别人的不公允,对你们本身的品德是更大的伤害。”
孟馆长轻笑不语。
九娘却只对着先生说:“禀先生,我不傻,我学得会。慈姑教我一遍不会,可教我一百遍我就会了。”
九娘扬起小脸,清脆地说:“七姐前年用笔沾墨在我脸上画乌龟,你把笔扔在我被子上。慈姑就用那枝笔教我沾了水在桌上写字。我会写好多字!”
不一会儿,课室里只剩下张蕊珠和四娘没有站起家。七娘扭头瞪着四娘,眼里冒火。四娘才别扭着渐渐起了身。
这个七娘,平时趾高气昂,在家里也这么没法无天,怪不得礼学测验勉强合格。
李先生走了下来,给七娘递上一块帕子。转头问九娘:“九娘,你的乳母教你开蒙,家里人都不晓得吗?”
七娘也想起来了。当今高太后是圣慈光献曹皇后的姨侄女,从小在宫里长大。而婆婆作为她的侍读娘子,是和太后一起在宫里长大的,慈姑和贞娘又都是婆婆的贴身侍女。难怪九娘连吉礼和宾礼都会。
提到测验,很多小娘子都缩了缩脑袋。
李先生走到九娘身边,拍拍她,让她别严峻渐渐算。九娘被她一拍,一抬眼,看到李先生清澈的眼神,暖和的笑容和鼓励的神情,顷刻间下定了决计,将算筹收好,说道:“禀先生:九娘算出来是雉二十三,兔十二。”
四娘迷惑地问:“是婆婆让她教你的?”
一刻钟后,课舍内已然鸦雀无声。这吉礼、军礼、凶礼、宾礼、嘉礼,她们最熟谙的都是嘉礼,因为是平常礼节。固然有宫中的尚仪娘子教诲,但祭奠之礼、田猎军事之礼、丧葬之礼和朝拜之礼毕镇平常打仗未几,特别和皇室相干的内容,重新学起,不但是礼节姿式,收放的时候,进退的位置,膜拜的方位,就是张蕊珠和孟婵,客岁考上甲班,在吉礼和宾礼上也丢了分,只拿了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