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论茶[第1页/共2页]
严老拿起西施壶,悄悄帮闻一鸣和凌天成满上,洁白如玉的茶碗里,汤色嫩绿敞亮,清雅之极。
“庭山牌!”闻一鸣笑道:“碧螺牌微苦,吴郡薄香,只要庭山浓烈芳香,果香悠长。”
“邵财主的掇只壶!”
这句话老爷子说的至心实意,短短半小时,从炭水火,到紫砂茶壶,闻一鸣如数家珍,一目了然,让这位茶道大师也心生佩服,引为知己!
“请!”
凌天成不满道:“普通品茶都是先放茶,再添水。只要一种茶相反,洞庭碧螺春,先放水,后加茶,此乃上投之法!”
闻一鸣拥戴道:“进茶例限四月一,三月寒犹刺人骨。旗枪未向雪中生,檄符已自州城出。”
严老哈哈大笑,跟闻一鸣谈天真乃人生一大快事,点评道:“就如龙井茶而言,明朝人以为此茶平平,袁宏道评价说:龙井头茶虽香,尚作草气,茶品逊于徽州松萝茶。”
“嗯,算是有眼力!”严老点点头,帮两人满上茶,端起茶杯,持续诘问道:“甚么牌子?”
喝一口,不由得感慨道:“甘鲜醇和!”
严四海看着闻一鸣感慨道:“小友真乃高人,老朽佩服之极!”
“这是当代钦定贡茶,驰名的龙井雨前茶,芽柄上发展小叶,形如彩旗;茶芽稍长,象一枝枪,故称“旗枪”。一斤干茶约三四万颗嫩芽,采摘不易,焙制亦难,加工技艺非常讲究,每锅一次只能炒2两,要求茶形“直、平、扁、光”。”
“这……”凌天成皱着眉,品口茶,点头苦笑道:“您真是难为我喽!”
他端起茶,轻声道:“绿嫩难盈笼,清和易晚天。”
“狮峰龙井!”
凌天成有些感慨道:“明天真是福分,能一次性咀嚼到严老收藏多年的宝贝,每一把壶灵性实足,茶山深厚,香不醉大家自醉!”
严老笑而不语,悄悄用壶盖拨动壶口浮起的茶叶,用眼看着闻一鸣,等候他的答案。
“但也该龙井交运,遇见乾隆下江南,在龙井村四周的狮子峰下胡公庙中歇脚,和尚端来一碗龙井茶,乾隆旅途劳累本已渴茶,加上庙里环境文雅,品饮结果天然很佳。”
“哼,藐视人!”
严四海终究瞥见闻一鸣吃惊的神采,哈哈大笑道:“曾经有人出一亿收买,我没有理睬!这把邵财主是四海楼的镇楼之宝,不能用钱衡量!”
此次还没等闻一鸣说话,凌天成抢先道:“入坐半瓯轻泛绿,开缄数片浅含黄!欺负我没有文明?”
“不错,就是这四个字!”严四海笑道:“西湖龙井之美,皆在甘鲜醇和四字当中!”
他看着第一把西施壶,清澈泉水里丝丝碧绿,猜想道:“第一壶是西湖龙井?”
闻一鸣谨慎翼翼捧起壶,所谓掇只是紫沙壶外型中特有壶型,外型像是把很多球状和半球状堆积到一起,因为掇在汉语里有连缀堆叠的意义。
闻一鸣认同道:“大凡当代,茶如寒士,要有出头之日,就得争夺成为贡茶,就如寒士谋功名入仕普通。一旦天子看重,钦点为茶状元。不然茶品再好,终无识者,不免受委曲。寒士学问再高,若科考不顺就不能入仕,结局便是老死枥下。以是说,茶中有道!”
“第四把应当是陈鸣远的茄段壶,外型灵感来自枝头成熟的茄子,以茄蒂为壶纽,活泼风趣,气度饱满,将张力措置在欲破不破之间。流和壶把的照应天然顺畅,静动如一。壶面充分表示出紫砂的各种优胜属性,光彩暗淡沉朴,如紫水晶通俗,如古玉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