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药香堂[第1页/共3页]
叶知秋内心想着,不对啊,从年纪上推断,孙用和最多不过七八十岁,如何看起来跟一百多岁了一样。不过看看他桌上那一大堆书,再看看他驼背还在苦读的模样就晓得,他现在这垂暮的年纪,只怕就是这么辛苦顿出来的。汗青上,孙用和是宋朝校订医书局的领甲士物之一,天然是最为辛苦的人了。心中不由升起一股崇拜之情。脱口叫了一声:“爷爷!”
另一个丫环挑起门帘,叶知秋跟着孙兆、孙奇进了屋里,便瞥见一个大堂,非常宽广,穿越前中医大学的阅览室也不过如此。
孙用和又是一楞,道:“你刚才念的诗是谁的?”
在供桌中间,有一张软榻,上面斜靠着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手里捧着一卷书,正在吃力地看着,面前的檀木长条书桌上,整齐地放着一叠叠的书,也都是清一色的线装书,不过,宋朝要想找不是线装书的书,那还真是别希冀的。
孙奇见叶知秋那样,不由笑了,道:“父亲,这半句诗只怕就是泽儿本身写的,对吧泽儿?”
趁他们还没有出去的工夫,叶知秋仓猝问都是谁,碧巧悄悄给叶知秋说了这些人,这才晓得这些人是两位伯父的妻妾和后代,另有一个少妇,倒是附身的这个孙永泽的亲姑姑,也就是孙用和的女儿,孙奇的mm,孙兆的姐姐,也带了儿子曾细姨来看望。
叶知秋疏导孙用和时援引的是《黄帝内经》上的一段话,孙用和听了一愣,扭头对身后站着的一个老者道:“李有才,你听听,泽儿这孩子在安慰我呢!呵呵呵”
“嗯,那遵循《内经》所说,要如何做才对呢?”
目睹孙用和白发苍苍,年龄如此之大,并且宋朝人跟本身这当代人比拟,相差一千年,叫一个一千岁的白叟为爷爷,那如何说都是应当的,以是这一声叫得还是很顺畅的,浑然没有半点不适。
孙奇和孙兆面面相觑,很有些不测,内心这小侄子天生缺点,脑筋慢,影象力很差的,跟从学医这么些年,向来未曾完整地把一篇书背下来,如何现在滚滚不断起来了?
孙奇点头道:“不敢掠人之美,泽儿这病,当真不是我们汤药的服从,至于他为甚么会不治而愈,我们俩也是百思不得其解。以是,我们归去商讨以后,还是决定带泽儿去让老太爷看看,不弄清楚原委,心中始终忐忑,恐怕病情暗藏不知,今后发作,措手不及啊。”
“嗯,他还引经据典劝我养神,引得也很妥当,可贵啊!”转过甚,瞧着叶知秋,浅笑道:“泽儿,爷爷考考你,‘怵惕思虑者则伤神’,那伤神又会如何呢?”
李有才是孙府的总管家,听罢上前一步,拱着身陪笑道:“这也是四少爷的一片孝心啊。”
这大堂正中是一处高大的香案,上面熟果糕点,各色供品一应俱全,檀香袅袅,绕梁不断。供桌上方高处,挂着一块紫檀木匾额,上面青底镶金大字写着“药香堂”。正中雕刻一枚大红印章,因为比较高,看不清楚,叶知秋上前两步,眯着眼细细一辨,见上面篆体镂刻阴文写的是:“天子神宝”四个字!
“《内经》说:‘上古之人,其晓得者,法于阴阳、和于法术、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故能与神俱而尽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夫上古贤人之教下也,皆谓虚邪贼风,避之偶然。澹泊虚无,真气从之,精力内守,病安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