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北朝帝业》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1192.第1190章 某等愿降[第1页/共3页]

独孤永业这一番喊话,顿时又让城头上本来被侯莫陈相劝说的心头正热的众将士们又冷却了下来。

侯莫陈相站在城下,仰脸望向城头上方,不待城上守军答话,他便先自嘲说道:“或有军士欲言,此叛国老贼合该一死,如何另有脸孔入此相问?      老夫兵马半生,历阵数十,信都建义以来,前后为高氏父子捐身效力、洒血数斗,可谓至诚,唯齐主残暴不仁,坐拥天下半壁,竟不能容此一虔诚老奴,以是踏出国门、义无反顾,幸在唐王仁义收留,得以活命至今。”

独孤永业在登上城墙稍作打量以后,严峻的表情略有减缓,转而却生出一股迷惑。这一支正向城池逼近的魏军数量并不算多,并且也并没有照顾甚么大型的攻城东西,仅仅只装备了根基的弓刀武装,较着不是为了攻城作战而来,那又是为的甚么呢?

独孤永业环顾摆布,将世人神态收于眼底,稍作沉吟后才沉声道:“白水王家国旧业尽可抛去,何必又于人前作此顾恤故义姿势!王于故国功成名就,去后亦可倍回礼遇,然某等守城甲卒负隅顽抗、久据王师,即便投奔,能得善待?”

城外侯莫陈接踵续喊话道:“唐王有令,月前便要尽据河洛,眼下仍未克者唯此金墉残城罢了、唯此城中疲弱士众罢了。我不以贰事之丑,乞请唐王恩准我前来劝降,城中有我旧识、有我故属,我并不是要将你等为我邀取荣爵,只是但愿能够保住你等性命。

独孤永业听到这话后心境陡地一沉,顾不得再在心内衡量思计,披上甲衣以后便仓促出府,直奔城头上方而去。

贰心内诸种情感涌动交缠着,正筹办向校场中这些精卒下达筹办突围的号令,俄然又有亲兵仓促入此,疾声奏报导:“主公,城外魏军又有了新行动,一支人马跨过墙垣、正向城池逼近。”

几名将领皆是北齐降将,为首一个恰是不久前投降西魏的原白水贵爵莫陈相,其他几人也都是之前历次交兵中被西魏所俘获或直接投降的将领。现在他们来到这金墉城外,企图如何天然是不言而喻。

“将军且慢,愿降、某等愿降1

跟着时候一每天逼近魏人所下达的最后刻日,局面却始终没有向好处生长的迹象,河阳方面的标兵也一向没有再呈现在金墉城外,反倒是魏人的封闭围困更加加强,使得金墉城更加的成为一座与外界隔断的孤岛,城中守军将士们的表情也越来越沉重。

城头上众将士看到这一幕不免有些傻眼,就连独孤永业也张张嘴、愣在了原地。本来苦盼已久的转机,竟是魏军安排劝降,可现在看这架式,就连这一转机都是稍纵即逝、即将错过了。

城头上世人闻听此言,群情声更加混乱起来。因为之前战事首要产生在汾水与沁水之间,侯莫陈相叛逃南投也是产生在那边,河洛方面遭到萧瑟多时,动静也相对闭塞。

这一支步队在推动到必然间隔后便停了下来,旋即步队中呈现数名戎装将领来到步队火线,而跟着这几人表态,独孤永业便也垂垂明白了这一支步队来到这里的企图。

说完这话后,他便将手向后一挥,直接命人引护侯莫陈相称向火线撤离,竟是要直接停止放弃这一次的劝降。

即便是独孤永业如许的主将晓得侯莫陈相叛逃这一大事,但也不会特地向营士们讲授,故而很多守军将士听到侯莫陈相竟已投魏,心中也是大受震惊。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