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北宋穿越指南》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96章 【搬家】[第1页/共4页]

稻谷晾晒归仓,陆安喜滋滋前来汇报:“老爷,朱相公种的那块田(约0.4亩),本年打了154斤谷子(不是大米)!”

早餐过后,朱国祥带着白祺出门,来到新建成的村塾当中。

白宗望又问:“玉米这般高产,能不能只种玉米,不套种那红薯和豆子?”

别的,宋徽宗还命令,要给天下羽士评职称。

曾高文为耕户代表,还是把朱国祥送下山去,他已经自命为朱相公的大弟子。

真正怕的是苛捐冗赋,总伴着粮赋一起征,冗赋常常是正税的好几倍!

还不到二十天,陆安就返来汇报,说有几块地的玉米已经开端收了。

汉中盆地的多雨季,要比长江流域迟两个月。

朱国祥叫来这些耕户的头头:“曾大,我来岁能够要搬走。你脑筋好使,明天我说的话,你必然要记着了。来岁有谁不懂,你要教会他们。”

白宗望鞠躬长揖:“俺代百姓谢过朱相公,这玉米……可否卖给俺一百斤留种?”

等耕户们都学会了,再去另一小块地,反复刚才的统统流程。

朱国祥持续说道:“这玉米授粉,普通靠风吹。但我们没种多少,端赖风来做媒婆,就有男的讨不到婆娘,就有女的嫁不到男人。以是啊,我们种庄稼的,这个时候就该来做媒婆。”

“做媒?”白宗望有些含混。

有个小屁孩举手:“白禛病了。”

别的,升定州进级为中山府,姑苏进级为平江府,润州进级为镇江府。拉开了徽宗朝州升府的序幕,府级行政区越多,就申明天下越富庶!

直到确认耕户完整把握,朱国祥才留下取粉器、授粉器,叮咛道:“记着,婚期只要七八天,每天上午过来给玉米做媒,最好是在辰时两刻到巳时两刻!”

遵循没有脱壳的稻谷来算,宋朝的水田亩产大抵以下:黄河道域100斤,长江中游200斤,淮南地区300斤,浙东福建300—360斤,太湖地区540—630斤。

全村都繁忙起来,高兴中又带着忐忑。因为秋收到临,意味着秋粮也该交了。

“哈哈哈哈!”

父子俩回礼以后,迫不及待想晓得产量。

这里水田未几,山地却多得很,如果全都种上玉米……

比如牛筋,五等户七家凑一条,四等户一家就得交一条。若没有牛筋,折算成财帛也行,说是要送到西北去制作弓箭。

恰是农历七月初,玉米已经开端授粉,水稻再过二十天也该连续收割了。

陆安答复:“已经结籽了,朱相公说,能够煮嫩玉米吃。但间隔收割,恐怕还要再等二十天。”

九个小门生,茫然望着朱教员,他们听得半懂不懂。

等候半晌,发明门生少一个,朱国祥问道:“白禛呢?”

门生刚好有十个,春秋最大者11岁,春秋最小者才6岁。即便朱国祥免收束脩,村民也不肯把孩子送来,因为几岁大的孩童已能帮手割草了。

“两三百斤也好,比种粟米划算!”白大郎镇静道,他对这事儿非常当真。

前来换种的村民络绎不断,朱国祥干脆进步额度,统共换给村民四十斤玉米。并几次叮咛,选种时要优当选优,莫要选了劣种影响下一代。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