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训练有素】[第1页/共4页]
对于尧陵的庇护,已经不是禁耕、禁采、禁牧的题目,而是基层法律者打着幌子讹诈百姓。
这也太特么狂野了,公开违背皇命啊,很轻易被政敌抓住把柄,两位县官都看得有些傻眼。
朱铭说:“明日两位随我进山,重新规定一片禁区,禁区以外默许百姓采伐。你们去安排吧,我先回宾馆安息。”
二人赶紧起家,伴随朱铭前去宾馆。
(朱铭是朝官知州,上一章脑抽了,写成了京官知州。)
王畋苦笑着感慨:“我破钞八年时候,才从选人七阶,升为选人五阶。我们这位知州,选人升京官只用了两月,京官升朝官只用了一年。”
同时他们派出亲信,前去东京探听动静,想完整搞清朱铭的路数。
(感激过洋牵星同窗的盟主打赏,趁便麻着胆量求求月票。)
幸亏北宋前期固然人丁增涨,但官员安排却没变,不然以雷泽县户口数量,还特么得任命一个县丞、一个县尉。
曹元归说:“两回。一次在神宗朝,一次在三年前。”
朱铭又问:“如何祭奠?”
就算朱铭科举考了探花,但想要升为朝官,普通环境下也得十年八年,即便朝中有人提携也得五六年。
曹元归以为这是知州在考讲授问,赶紧说:“尧之德也,选贤达,施仁政,定历法,明五典,治水患,服南蛮,禅虞舜。”
上头随便发一个政令,上面就抓住机遇残民渔利。
曹元归已经感受不对劲,几次衡量以后,当真答复说:“百姓所欲者,衣食饱暖;百姓所恶者,苛捐杂役。”
“谁晓得?”王畋突破脑袋都想不明白。
王畋说道:“主簿也要拉过来,他也是进士官,跟我们一样想升迁。”
那才叫冗官呢,知县、县令、县丞、主簿、县尉,五个官员同时服侍老百姓,全县百姓还不得感激涕零?
曹元归和王畋,顿时面面相觑。
“这几十年来,朝廷派人祭奠过几次?”朱铭问道。
丰亨豫大,可不是纯真的吹牛逼!
曹元归说:“仁者爱人。”
现在嘛,狼多肉少,普通升迁太慢了。
有个文吏看到最新任命,口舌发干道:“升得好……好快!太学正兼掌国子监书库朱铭,造大晟活字、大晟油墨有功,特转两官,升通直郎、权发遣知濮州事。”
如果知州此后做了宰辅,他们就属于初期部下,属于铁杆的亲信翅膀。乘着东风,扶摇而上,指不定这辈子还能做朝官呢!
之前的官员,都是睁只眼闭只眼,不然还派人整天守着不成?
曹元归宦途盘曲,早被磨平棱角,已没了政治抱负,纯粹在捞钱混日子。
王畋埋头不说话,知州的责问,自有知县扛着,他一个县令不便出头。
“他要仁政爱民,我们也仁政爱民,”王畋说道,“此人年纪悄悄,便是朝官知州,此后若无不对,必做宰辅重臣!”
朱铭挥毫洒墨,白纸黑字写下来,号令雷泽县不准干与百姓樵采。
曹元归在雷泽做知县只是过渡,跟县令王畋没有太多冲突,他说道:“这位知州,敢白纸黑字为民请命,并且又那般年青,想来是有一番抱负的。此后做事得把稳一些,财帛少捞点也行,要紧之处是顺贰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