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抱朴子外篇》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54章 自叙卷(2)[第1页/共3页]

洪体纯性驽,寡所玩好,自总发垂髫,(有脱文)又掷瓦手抟,不及儿童之群,未曾斗鸡鹜,喽啰马,见人博戏,了不目眄。或强牵引观之,殊不出神,有若昼睡。是乃至今不知棋局上有几道樗蒲齿名。亦念此辈末伎,乱意义而妨日月,在位有损政事,儒者则废讲诵,凡民则忘稼穑,贩子则失货财。至於胜负未分,交争都会,心热於中,颜愁於外,名之为乐,而实煎悴,丧廉耻之操,兴争竞之端,相取重货,密树敌隙。昔宋闵公、吴太子致碎首之祸,生兵变之变,毁灭七国,几倾天朝。作戒百代,其鉴明矣。每观戏者,渐恚交集,手足相及,丑詈相加,断交坏友,常常有焉。怨不在大,亦不在小,多召悔吝,不敷为也。仲尼虽有昼寝之戒,以洪较之,洪实未许其贤於昼寝。何则昼寝但无益而未有痛恨之忧,斗讼之变,圣者犹韦编三绝,以勤经业,凡才近人,安得兼修,惟诸戏尽不如示一尺之书,故因本不喜而不为,盖此俗人所亲焉。

或以讥洪,洪答曰:“我身在我者也,法当易知。设令有人问我,使自比前人,及同时令我自求辈,则我实不能自知,可与谁为匹也。况非我,安可为取而评定之耶汉末俗弊,朋党分部,许子将之徒,以口舌取戒。争讼论议,门宗成雠。故汝南人士无复订价而有月旦之评。魏武帝深亦疾之,欲取其首,尔乃驰驱亡走,殆至屠灭。前鉴不远,能够得师矣。且人之未易知也,虽父兄不必尽后辈也,同乎我者遽是乎异於我者遽非乎或有始无卒,唐尧、公旦、仲尼、季札,皆有不全得之恨,无以近人信其喽喽鄙见荧烛之明,而轻评人物。是皆卖彼上圣大贤乎”

少尝学射,但力少不能挽强,若颜高之弓耳。意为射既在六艺,又能够御寇辟劫,及取鸟兽,是以习之。昔在军旅,曾手射追骑,应弦而倒,杀二贼一马,遂以得免死。又曾受刀盾及单刀双戟,皆有口诀要术,以侍取人,乃有秘法,其巧出神。若以此道与不晓者对,便能够当全独胜,所向无前矣。晚又学七尺杖术,能够入白刃,取大戟,然亦是不急之末学。知之比方麟角凤距,何必用之过此过去,未之或知。

洪自有识以逮将老,口不及人之非,不说人之私,乃天然也。虽仆竖有其所短,所羞之事,不以戏之也。何尝论评人物之好坏,不喜诃谴人交之好恶。或为长辈所逼问,辞不获已,其论人也,则独举彼体中之胜事罢了。其论文也,则撮其所得之佳者,而不指责其病累,故无毁誉之怨。朱紫时或问官吏民,甲乙何如。其狷介闲能者,洪指说其快事;其贪暴暗塞者,对以偶不识悉。洪由此颇见讥责,以顾护太多,不能明辩臧否,使皂白辨别,而洪终不敢改也。每见世人有好论人物者,比方伦匹,一定当允,而批驳与夺,或失准格。见誉者自谓己分,一定信德也;见侵者则恨之入骨,剧於血雠。洪益觉得戒,遂不复言及士人矣。虽门宗后辈,其称两皆以付邦族,不为轻乎其价数也。

洪少有定志,决不出身,每览巢许、子州、北人石户、二姜、两袁、法真、子龙之传,尝废书前席,慕其为人。念精治五经,著一部子书,令後世知其为文儒罢了。後州郡及车骑大将军辟,皆不就。荐名琅邪王丞相府,昔叛逆兵,贼平之後,了不修名诣府,论功主者,永无赏报之冀。晋王应天顺人,拨乱归正,结皇纲於垂绝,修宗庙之废祀,念先朝之滞赏,并无报以劝来。洪随例就彼,庚寅,圣旨赐爵关中侯,食句容之邑二百户。窃谓讨贼以救桑梓,劳不敷录,金紫之命,非其始愿。本欲远慕鲁连,近引田畴,上书固辞,以遂微志。适有大例,同不见许。昔仲由让应受赐而沮为善,丑虏未夷,天下多事,国度方欲明赏必罚,以彰宪典,小子岂敢苟洁戋戋懦志,而距私通之大制故遂息意而恭承诏命焉。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