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庶兄[第1页/共3页]
这是嫡妹第一回朝他笑,他神仙座下仙童普通的mm,主动问他“迩来可好”,他却连笑一笑,回一句:“很好”都做不到,更何况于情于理都该是他这做兄长的先体贴下大病初愈的mm。
府上管她叫mm的除了她一母同胞的嫡兄姜昙生,便是庶兄姜悔了。关于她嫡兄的丰功伟绩,钟荟比来连续听了很多,一见这身着旧衣破衫,说话磕磕巴巴的少年,便知定然不是那人憎狗嫌的姜昙生。
“好吃,”他暴露一个有些陌生的笑容,更加显得漂亮了,“三mm的蒸饼公然大有乾坤。”
钟荟眼瞅着那瘦得竹竿似的少年一次又一次把筷子伸向她的早膳,感受心头在滴血,终究后知后觉地认识到,这孩子是真的不通情面油滑,把她的虚客气落到了实处。
琅嬛阁四周环水,是座两层的楼阁,上层藏书,基层便是秦夫子传道授业的地点。
本来的亭台阁馆早在永兴中周诩为乱时便被付之一炬,现在的亭台楼阁天然都是近年营建的。
***
这话就有些火药味了,蒲桃脸上不但不见愠色,连一丝难堪也无,反而顺着话头道:“你能,你能,瞧把你能的,别又当了肉垫子,返来哎唷哎唷地喊疼,还劳累我们夜里起来给你上药油。”
蒲桃将前一天夜里清算伏贴的书囊与食盒交予阿杏,又将装着桃笙、锦褥的竹笥拜托给阿枣,忧心忡忡地丁宁道:“你们牢记得好生看顾着娘子,出入及时添减衣裳,饮食须得温热,但也不成过烫。”
“二…二mm见…见笑了。”那人好轻易把笔重新搁归去,谨慎翼翼扶稳了,方才转过身来,未开口先红了脸,低着头声若蚊蚋地对钟荟道。
俗话说“七分仆人三分匠”,姜家能请得动的天然不是甚么身怀绝技的匠作,不过姜老太太涓滴不受制于时俗,自有一套既天马行空又格外合用的原则,凉台燠馆,风亭月榭一应俱全,乍一看竟然很有几分大巧若拙的禅意。
“阿兄喜好便多吃几个。”她有些对劲,便风雅地把绿琉璃碟往姜悔跟前推了推。
姜悔厥后享用过无数山珍海味,却都如过眼云烟,唯独这口包了桂花糖红豆馅的蒸饼的滋味,叫他不知不觉地记了一辈子。
不过这一任仆人明显没法赏识“林木萧森”的山情野性,自接办后便大刀阔斧地加以改革,先是将那些“看着就鬼里鬼气”的高林巨树、悬葛垂萝尽数挖的挖砍的砍,接着将东北面破钞很多人力物力堆筑的土山削平,斥地成一片果园,划作四四方方的小圃数个,栽植桃李梨杏栗枣等果木。
“这般看着才清爽划一,结了果子家下分不完还能拿出去卖了趁几个钱”——节约持家的姜老太太如是说。
出了院子往北,入了园子,循着青石小径走二十来步,颠末一座曲桥,便来到了琅嬛阁。
正要义正严辞地与他论论理,却听身后传来“刷”的一声响,有人摔帘而入。
阿杏和阿枣都凑趣地笑起来。
说罢也不待他答复,便自卖自夸起来:“这蒸饼是我院里独占的,阿兄在别处再吃不到的,外边看着平常,内里倒是藏了乾坤的呢。”
“阿兄到得真早,”钟荟笑眯眯地行了个礼,“有些日子不见,阿兄迩来可好?”
“我那是捐躯护主!”阿枣一扬下巴,豪放慷慨地对钟荟道,“小娘子别怕,下回再有甚么事儿奴婢还给您垫在身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