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太后细说当年事[第1页/共4页]
不过,等她回了春华轩,她连苦笑都笑不出来了。
裴嫊她们三姐妹再想不到本日太后竟会跟她们提及这些陈年旧事,因为这位太后姑母并不像有些上了年事的白叟家常常喜好回想旧事。裴婧入宫已有五年多了,这还是第一回听到裴太后抚今追昔,堕入对旧事的追思当中。
“老身现在已过了天命之年,能在这宫里一起走到现在,最荣幸的便是生下了两位皇子。只可惜我的三郎、四郎都不到五岁便去了,若不然——”
没过几年,皇后到底失子之痛难明,郁郁而终,临终前只要一个遗言,便是请立裴贵妃为继后。此时她娘家裴氏得裴贵妃之助在朝中已很有几分根底,中宗天子本就对她心胸惭愧,又念及嫡妻相托之情,最后便依了嫡妻之请立了她为继后。
要说这裴太后,那可真是河东裴氏的一个传奇。当年河东裴氏在在六大望族里已然式微,她又是裴氏族中旁枝所出的女儿,是以虽被采选入宫,却并未获得甚么品级,只被分到东宫去做一个小小的女官。
太后见她说到厥后,眼圈都红了,便缓声道,“我便是再护着你姐姐,莫非还能不疼你了不成?更何况,我但愿你姐妹二人敦睦和睦,可全都是为了你们着想!”
因为在周太医上首,弘昌帝正坐在那儿落拓的喝着茶水。
太子因时疫之事全因本身镇守都城,为防民气惶惑之故不准家人离京,才会扳连四个孩儿丢了性命,对她二人更是深怀惭愧,是以即位为帝以后,太子妃正位中宫,裴良娣虽再无所出也被封为四妃之首的贵妃。
太后说到这里,语音哽咽,再也说不下去了。但是那话里的未尽之意在坐的三人倒是都明白的。
太后一边说着,一边招手把她唤到跟前来,拉着她的手道,“嬿儿你这孩子,甚么都好,就是心气儿太高,醋性儿太大,凡事都要争个第一。你如果吃别人的醋倒也罢了,可如何连你亲姐姐的醋也要吃呢?要晓得你们身上流着的可都是我河东裴氏的血脉,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现在既入了天家,就更要靠近和睦,我们自家人不抱成团儿,不帮着自已人,如何能在这宫里悠长安身。”
裴嬿也知太后说的句句在理,但是听了这话,内心就是不舒畅的短长,忍不住辩驳道:“嬿儿曾问过圣上,说若我不是裴家的女儿,圣上可还会喜好于我,圣上说他是喜好我这小我的,才不管我姓甚么呢?”
裴太后想起这么些年一步一步的苦心运营,幽幽长叹道,“这人间,到最后女人能靠得住的一是儿子,二便是娘家了。有了儿子,夫家的统统最后才气落到本技艺里,而娘家家世显赫有人撑腰,在婆家才不会受人欺辱。”
中宗天子暮年极宠穆贵妃,乃至一度讹传穆贵妃将取皇后而代之,六宫妃嫔多有为皇后着恼的。哪知裴皇后听了既不愤怒,也不惶惑不安,只是道本身统统皆为圣上所赐,却无觉得报,只求能顺利圣意,略作酬谢。自此以后,便将六宫主事之权皆交由穆贵妃代掌,自已整日居于永宁宫中诵经礼佛,每日誊写佛经为大周朝和中宗天子祈福。
“你姐姐得了圣宠,嬿儿你更该感觉欢畅才是,这对你来讲那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总比别人分了你的宠要好吧?”
裴嬿还是有些不乐意,“我看是对裴家才有百利而无一害吧,和嬿儿又有甚么相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