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十部降唐(2)[第1页/共3页]
高文简听唐玄宗如许一说,喜笑容开,行了一礼,道:“多谢天子陛下,大唐天威,吾等非常佩服。”说着,思泰、支匍忌也都躬身施礼。
唐玄宗一番考虑,看了看姚崇。姚崇心知唐玄宗心中疑虑,说道:“皇上,十姓旧将皆是马背上的兵士,他们如果能住在中州,臣觉得,倒是个功德。”
高文箭道:“天子陛下,高文简岂是迷恋繁华之人,只是本王那些旧将曾跟我东征西讨,本王实在不肯他们老无所依啊。”他的言辞诚心,极富密意。
高力士谨慎翼翼的道:“少卿大人万不成泄漏出去,现在十部降唐,皇上不想大唐高低知他身材抱恙。”司乘法回道:“司某怎敢胡说八道,高公公放心好了。”
这时,三个穿着奇特的人从席位中走出来,都是高鼻梁、红毛卷毛。模样甚是丑恶。只听一个道:“大唐天子陛下,我十姓部族甘心降唐,你还设下大宴,吾辈心中感激不已。”
高文简见唐玄宗肩上缠有红色纱布,问道:“天子陛下贤明神武,天然少有人及。但小王见陛下臂上缠有白纱,但是龙体不佳?”
“中州”一词源自《尚书》,书中有言,分天下为九州,豫州位居天下九州当中,故称中州,在今河南一带,别名“中土”“中原”等。中州在唐朝之时,乃是天下粮仓,富强非常。他此话一处,百官群情纷繁,均想把你一众外族人安设在中州,皇上如何放心?
姚崇道:“中州之地不擅马,把十姓旧将安设在中州,他们本领退化,就不怕他们再生变异,我大唐西北也可享永久安稳了。”他这几句话毫不避嫌,当着高文简、思泰、支匍忌三位十姓酋长的面说出来,在场世人无不惊奇,纷繁瞧向三位十姓部族酋长,欲要看他们如何反应。
文武百官听高文箭说不喜好唐人,心中都非常不屑,心道:“你一个突厥人,虽贵为天子,但那里比得上我中土人士。即使在我中土做一个百姓,也比在你突厥做个天子舒畅。”
司乘法和姚彝、赵诲一桌。吃了几杯后,高文简持着酒杯走到姚彝面前敬他的酒,又敬了赵诲。赵诲向他提及司乘法,“这是我大唐的少年豪杰、大理少卿司乘法大人,高大王也要喝一杯。”高文简连赞司乘法了不起,又敬了司乘法。随后,思泰、支匍忌也纷繁过来向姚彝、赵诲敬酒。
高文简到:“我十姓诚恳归附,莫非陛下思疑我们有贰心?至于陛下说的习不风俗,我们十姓部人涣散惯了,适应极快,我想只要在中州多住些时候,天然风俗。”蛮邦之人不讲礼节,说话直来直去,世人虽觉他的话有些霸道,但亦不觉无礼。
宴席结束时,高力士号召司乘法,说道:“司大人稍停,皇上留你有一点事情。”司乘法心道:“皇上定是挂念刺客,还好已将刺客擒获了。”
高文简听完姚崇的话,长长叹了一口气,把双手叠放在胸前,向他鞠了一躬,道:“本王平生高傲,对唐人向来不是好喜好,只觉都是凶险狡猾、啰哩啰嗦的人。本日见了你这大官,内心倒是有几分佩服,如许直来直去多好的,是个豪杰子。”突厥人位居中国西北方,以游牧为生,他们教养未深,不讲世俗礼法,为人办事倒极是清楚,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乃至突厥国高低都佩服豪杰豪杰。刚才姚崇这般言谈,恰是他们脾气,是以高文简赞美确是心中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