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扬名[第2页/共3页]
“是矣,其品德与逆客店人比拟,当真一个高节清风,一个浑浊不堪。”
这位逆客店人若肯退隐,当又是一名帝师!
这篇文章的问世可说是适应天命,符合民气,虽伤及权贵关键,却更挠到百姓乃至于豪门士子的痒处,具有极其庞大的大众根本。活着家式微,豪门崛起的现在,它一面必定了儒家仁爱学说的首要性,博得了浅显大众的认同感;一面直指其分别人等的范围与弊端,获得了天下百姓的支撑与推戴。紧接着又一改气势,由浅近易懂的白文变成通俗精炼的立法纲领,把文人的心也狠狠抓住。
二人对坐无言,半晌后只能抱恨认输,且等下回再渐渐布局,重振旗鼓。
赵陆离渐渐融入人群,将文章看了一遍又一遍,听着他们对夫人的盛赞,心中既溢满高傲,又觉愧悔非常。这是他舍弃自负,亲去宫中求来的夫人;也是他自觉打压,肆意欺辱的夫人;更是对他冷了心,在登闻鼓前差点义绝的夫人。倘若他早些瞥见她的好,学会了解、珍惜、珍惜,他们现在就不会有这么多的隔阂与冷酷。
“来人!把帝师、太常、司马、司徒、司空等人召来,就说朕这里有一篇奇文欲与他们共赏!”他一人饱览犹感觉不敷,恨不得嚷嚷的全天下都晓得。
“逆客店人真乃民之钟鼓,振聋发聩!他说的这些话,哪个当官的能说?哪个百姓敢说?我重新到尾听完,哪怕最后那段听不懂,也感觉畅快至极!”
赵陆离命几个长随将夫人的文章誊抄数份,趁部尉午间换职时将其贴在八字墙上。比来皇上广开言路,各派各系的文人均非常活泼,偶得出色策论或寄给帝师斧正,或与同窗分享念诵,另有胆小的直接往公榜上贴,以图立名立万。
徐广志到底心机深沉,想得也远,寂然道,“王爷有所不知,现在已不是我能不能将他驳斥,而是旁人愿不肯听的题目。你道他这篇文章缘何传得如此快速,不太短短一个时候,就已街听巷闻,世人皆知?我的文章是站在权贵态度上,写给士大夫和官宦们看的,他的文章倒是站在百姓态度上,写给全魏国亿万百姓看的。我的文章是为特权阶层发声,他的文章是为浅显人请命。王爷,您好生算算,魏国权贵有多少?平头百姓又有多少?百姓如果受他勾引,认定我是权贵鹰犬,今后毫不会听信我一字半句!我哪怕写几百几千篇文章,亦是徒然。前次王丞相鼓励民乱那事你可还记得?公众的力量连皇权都能颠覆,连国君都要畏敬,公众的声音又岂是能随便忽视乃至堵塞的?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现在我若再写文章与他作对,那便是站立在这滚滚奔涌的河川上,必定会被溺毙!只愿皇上明白我的苦心,更看重我的策论并提携重用。以是现在我们甚么都不能做,只能等。”
是以,那墨客刚念了几段,围过来的平头百姓就越来越多,直把穿戴整齐的文人挤得无处落脚;待念到立法之基为爱民护民,彰显公允公理时,不等文人开腔,浅显公众就已轰然喝采,掌声雷动。有那受了逼迫或心胸委曲者,竟泪流满面,痛哭失声,直言逆客店人字字句句皆说到他们内内心去,与帝师一样,乃真真正正地为民请命!哪怕念到最通俗的立法、修法那段,他们也不肯拜别,固然满脸懵懂,却时不时叫一声好,拍一个掌,誓要恭维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