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祝福[第1页/共3页]
勾搭吧,尽管勾搭,且让赵陆离再戴一顶绿帽才好呢!贰内心极其乐呵,把那焚书的肝火都冲散很多。
“你问这个作何?”关父微微一愣,继而安抚道,“叶婕妤插手侯府后宅之事我已晓得,不日便让叶家栽个跟头,你很不必挂怀,且放心归去做你的一品诰命。徐广志确切来过,他前脚刚走,你后脚就到了。”
关素衣笑得更加欢乐,粉红指尖点了点九黎族大汉,叹道,“莽夫巧嘴,实为敬爱。好,那我就借忽纳尔吉言了。”
法家长于因势利导,施术弄权,故而秦凌云一眼就看破了徐广志袒护在赅博学问下的野心。关老爷子主张中正平和,他偏要倍道兼进;陛下主张推明孔氏,抑黜百家,他偏要免除百家独尊儒术,各种言行早已将他急于入仕攀爬的企图闪现无遗。
既已承诺此事,再要推拒定会获咎徐广志。若女儿所言是真,徐广志非为君子,实属小人。俗话说宁获咎君子,不获咎小人,保举之事必不能行,却也需用些迂回击段。关父心中略一考虑已有计算,却听父亲怒骂道,“焚书废法,乱我文坛,倒行逆施,徐广志竖子,不成为伍!保举之事这便作罢。”
秦凌云心知镇北侯夫人自幼便跟从外祖母学史,而史学家修书的工夫极其短长,倘若不懂行的人随便插手,没准儿连这些碎纸残片都救不返来,因而只能张望。但他毕竟难忍郁愤,沉声道,“儒家主张仁爱行德,然徐广志焚书废法,手腕未免过分狠辣。旬日激辩,立名中原,而后欲取帝师代之,凭他也配?”
关素衣何尝不晓得徐广志是甚么人?倘若没有本身搅局,他现在已位极人臣,父亲现在的官职,原该被他得了去,继而一样提出“免除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以最快的速率奠定儒学在魏国坚不成摧的职位。
越想越觉烦乱,她冷道,“圣上既已下了明旨,欲搀扶儒学为国粹,想必很需求这等人才。徐广志固然手腕狠辣,气度局促,却已闯着名头,怕是很快就会一飞冲天。有他在前面打头阵,又有备受煽动的儒生相照应,儒学想必会敏捷崛起。文坛之乱由他而始,百家之废由他而起,但这些与社稷安定、驯化万民比起来,倒是不值一提。罢,我一介闺阁女子,人微言轻,操心这个又有何用,倒不如多保全几本文籍来的实在。”话落持续捡拾残片,微蹙的眉心染上一抹轻愁。
圣元帝定定看她一眼,语气显得格外和顺,“夫人多虑了。陛下已有帝师与太常帮手,三年后以儒学为主目开设科举,届时无需外力鞭策就会敏捷成为国粹,焉用再找推手?而徐广志此人戾气甚重,行事激进,野心昭彰,可用一时,不成用一世,陛下圣明,耳目通达,必不会被勾引。”
被赞“敬爱”的九黎族大汉两只耳朵红透,除了挠头傻笑,竟不知该作何反应。干脆关素衣很快就收敛心神去捡拾残片,并未发觉他的手足无措,反倒是秦凌云和李氏,很有些惶恐难言。
关父与关素衣对视一眼,齐齐苦笑:父亲(祖父)这眼里揉不得沙子的老弊端甚么时候能改?如果哪天获咎陛下,费事就大了。
思及此,秦凌云不免幸灾乐祸地笑了。旁人不知内幕,他堂堂镇西侯,与陛下订交莫逆,还能充公到一点儿风声?宫里那位名唤叶珍的叶婕妤,实在就是赵陆离的“亡妻”叶蓁,因各种曲解被送至陛下・身边。赵陆离今后对陛下心存痛恨,远了朝堂,却没料时隔多年娶的后妻,竟又被陛下看上。这回可不是作假,而是正儿八经地看上,不过陛下夙来对情啊爱啊的不大上心,怕是还处于无知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