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阿和》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五、教学[第1页/共3页]

元祥自幼在这里玩耍,满不在乎隧道:“当然是射箭用的。这里本就是皇家的演武场。”

元坤发笑,确切听过陪嫁来的宫女带有这类口音,又问道:“那皇后的官话如何说得这么好?”

“不过豫王的事还得让皇后多操心。对了,秋猎就快到了,这小子一向贪玩疏于演练骑射……”元坤停下来,好笑地看着瞪大双眼的阿和,她脸上仿佛就写着:这个我真不会……“皇后只要带他到宫中的演武场那边去转转,朕自会安排人教他。”

“元祥,就教一下汉中之约是如何回事?”

***

但是天下不是那么好获得的。前朝旧臣死守富庶的汉中地区,长达数年久攻不下,北燕高祖终究抱憾而去。继位的太宗天子即位之时更是内忧内乱,死守的汉中王竟然蓄势反攻,外又有漠北蛮族趁火打劫。翌年春季,太宗御驾亲征终究打了一场大败仗,将汉中围成孤城。但念及百姓百姓,又倾慕忠臣良将,太宗终究接管投诚,放弃屠城,封守将为汉中王,汉中百姓可不向朝廷征税,汉中城内事件皆由汉中王决计。至此,汉中才降,北燕终究同一了广袤的北方中原。后太宗又欲亲征漠北蛮族,却在途中病故。以后即位的几位天子在位时候都很短,比年交战导致国库空虚,北燕有力北征,只好以防卫为主,因而称为“戍蛮”。戍蛮成为北燕的国策,提示着北燕军民来自塞外大漠的威胁。尚武也成了北燕立国之准。

第二天一早,元祥兴冲冲的冲到泰成宫里,趾高气扬地一番大讲特讲,阿和便带着一班吴国过来的宫女粉饰住笑意,乖乖地做门生。

普通的环境是,豫王殿下神采一变,紧跟着轻咳两声,粉饰住心虚一本端庄的说,这个题目简朴,但是本王本日另有要事,这里临时压下择日再讲。

门外朗声笑道:“朕就晓得你会这么说。”靖文帝又没让通报,直接进了寝殿。

阿和解释道:“父王长年驻守在外,臣妾不是在都城里长大的。父王过世后才随母妃回到都城的王府。”

“本来如此。”元坤点点头,他也听闻过泰成皇后的生父端王乃是吴国驰名的一员骁将。吴国崇尚风雅,朝廷重文轻武,是以勇将名将屈指可数。端王乃是吴国皇室少有的长于统兵的宗亲,深得先皇重用。现在的宣帝即位后,更是付与这位皇弟吴国的精锐军队。可惜端王却在七年前的西南之战死于流箭……元坤俄然想到一种能够,流箭?未免过分偶合,须知西南之战后,端王就是吴国军功最高之人,又是宗室王爷,再如何赏都只怕功高盖主……他回过神来,看着身边神采灵巧的阿和,心想,这孩子或许也是因为这个启事才嫁过来的。

“陛下真好……啊不,谢陛下。”

阿和笑眯眯的送元祥出了宫门,还不忘叮嘱道:“教员明天记得早些来,门生备下桂花酿恭候台端。”

阿和暴露艳慕的神情,问道:“莫非元祥也会射箭么?”

阿和无辜地看着他,渐渐说道:“我觉得都是知识的东西,本身不晓得不好,以是找些了书来看,但是越看更加现不懂的处所很多……你看,我对燕国一点都不体味,以是就想问问你……”

而南边的大吴阔别烽火,君民沉浸在江南水乡的美好中更加安闲清闲。建国的太祖天子未能亲眼看到北燕一统,却在临终时立下与燕和好的训戒。但是,后代的皇子皇孙远没有这类脑筋和胸怀,对待前来交好乞援的北燕使者非常傲慢不屑,导致两国几近一度断交。近年来,特别是宣帝即位后,才渐渐规复了两国的来往。客岁北燕靖文帝即位,随即遣使缔盟,并请尚公主,宣帝欣然承诺,特地从宗室郡主当选人,封为公主嫁了过来。现在的大吴,仿佛没有之前那种悠然安静了,先是西南之战,又听闻各地烽火不竭。不晓得崇尚风雅清谈的大吴君臣心中作何感触。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