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阿和》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四十五、离别[第1页/共4页]

太后叹了口气,看了看她,说道:“这一年来,哀家待公主不薄,不能说亲比骨肉,却也算是礼数殷勤了吧。陛下对公主也甚是宠嬖,连东宫和南宫的两位皇后,固然比你早来,却仍然敬你三分。哀家原觉得你是个懂事的孩子,却不想,你竟然仗着陛下对你的宠嬖,包庇故国、干预朝政!”

阿和笑着听完元坤的描述,他明天兴趣很高,看起来并没有为朝堂上的争议而忧?,反倒是很好的节制结局面。她与太后之间的事,看来还没有传到他的耳朵里,如许也好。阿和叮咛了两位女官,她不但愿元坤因为这件事与太后之间呈现裂缝。

阿和心中感慨,萧氏家属操纵外戚的身份几近把持了阳江的漕运,又因为是外戚的身份大肆私运、瞒报关税,这已经是朝野高低人尽皆知的事情。因是陛下的母后,朝臣们虽有牢骚,却也只敢弹劾那些不太紧急的小官小商们,对于萧氏一族的所作所为多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现在太后迁怒她不肯接管新帝的旨意,只怕也是萧家有人来通风报信了。确切,阿和此举伤害了萧家的底子,也怨不得太后见怪于她。

太后从没见过她会这么大声说话,先是有些惊奇,随即嘲笑道:“你倒另有理了。说说看,你这职责到底是如何尽得?北燕落空了获得江南两郡的大好机遇不说,乃至还会丢掉阳江互市的好处。现在国库空虚,你可知这一下子,将会落空多少税赋支出?”

以是说,干预朝政甚么的,都是只是幌子。阿和内心明白得很,如果明天她同意接管新帝的封赏,元坤也表示接管新帝的国书,那么这统统的统统都不会产生。太后娘娘连陛下在早朝时说得每一句话都密查得清清楚楚,现在又来发兵问罪,说甚么后宫不得干预朝政,那这统统又算甚么呢?

固然留给我的时候,只要一个早晨了。

阿和一怔,心中倒是俄然明白了太后为何如此大怒。子民、基业……阳江的漕运贸易,一大半被太后的母族萧氏占有。与吴国的买卖乃是皇商个人取利的最大一宗,这此中萧氏便是皇商世家的龙头。一旦堵截了与吴国的贸易,放弃了互市的好处,第一个丧失惨痛的便是以萧家为首的外戚们。

元坤一愣,随即眼中一亮,又笑道:“你不是怕疼嘛?你在上面,如何成?”

正要分开时,太后俄然叫住了她:“你就不怕……传闻你母亲还在吴国的都城里,你公开违背新帝的旨意,就不怕你母亲有甚么闪失吗?”

或许,她能够去掉皇后封号,退居别宫。固然不能再与元坤朝夕相伴,但只要他们情愿,还是有机遇相见的。

正说着,内侍来报:“陛下今晚要过来用晚膳,泰成宫筹办接驾。”

不等她反应过来,元坤就将她拦腰抱起,进入到寝幛以内,嘴上还说道:“你可谨慎了,今晚没这么轻易就放过你。”

一起上世人无言,回到泰成宫后,阿和才对两位女官道:“难为你们,要跟我刻苦了。”

阿和心中一震,赶紧答道:“儿臣不敢。儿臣谨遵太后娘娘的教诲,不敢干与朝政,至于吴国之事,乃是陛下有问,儿臣有答罢了。”

如此一来,她们态度分歧,也不必再争辩了。阿和拜倒在地,陈述道:“臣妾以宗室之身,不敢不循忠孝之道。先帝垂爱,臣妾得以奉旨和亲,乃与陛下相识相知。臣妾深知,本日之尊乃是受吴燕百姓扶养而来,何尝不恭谨自守,恪失职责。当今,吴国废太子琳拥兵自主,冒天下之大不韪,妄自称帝。吴国子民焉能坐视其疏忽先帝遗言、凌辱孤儿寡母,任由其残暴天下?伪帝治下难以悠长,故此,臣妾觉得来路不正的封赏不成领受,行之无效的国书不必采取。或许是臣妾陈腐了些,恰美意计算这些名分。臣妾还在吴宫经常被人讽刺为呆阿和,想来这呆是本性,已没法变动。”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