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大战序曲 又一条财路[第3页/共3页]
但是宋哲武晓得,这个军校订于商震已经没有甚么用处了,汗青上商震而后不久即改任山西省主席,中原大战后不容于晋绥军各部将领,不得已率部到河北,自此离开晋绥军体系,35年回任河北省主席,不久又将省主席一职交给宋哲元。也就是说,他再也没有自主的前提和根本了。
宋哲武明白,这是蒋介石怕阎锡山在这个时候和冯玉祥勾连到一起。给阎锡山这个北路军总司令只是一个缓兵之计。内心不由感慨还是有权好啊!蒋介石不消拿一块大洋,仅仅一个“牌子”,就让阎锡山拿着当个宝贝似的来夸耀。不过,他也很佩服阎锡山学的很快,顿时又拿着一个小些的给本身送来了。
第二天一早,赵丕廉就急着要走。宋哲武晓得阎锡山急等他的动静,也不好过于挽留。只好还让箫国栋去送赵丕廉。当然,宋哲武是不会让赵丕廉白跑一趟的,对于在阎锡山面前够分量的人,宋哲武是不会鄙吝的。以是,赵丕廉的皮包里又多了两条“大黄鱼”。
电子研讨所现在已经有了三十多人,除了李明华这个电子学博士,另有汉口电报局的阿谁叫崔颢的工程师,两人带着三十多个门生。这几天两人白日都是在给这些门生们上课,只要早晨才偶然候做一些即将开端的科研筹办事情。包含方才买来的一些设备的安装和调试。
对于商震的这个要求,宋哲武天然是满口承诺,本来宋哲武还对军校里一些有政治背景的人有些头痛,这些人很早就引发了南京方面的重视,现在他还不敢惹甚么费事,恰好把这些人都交给商震。
第一封是发给蒋介石的,内容是向蒋介石陈述阎锡山对他的任命。这件事既然他明白是蒋介石为临时安抚阎锡山的无法之举。而阎锡山任命他为副总司令较着就是对他的拉拢,那是因为他有兵强马壮的第四路军,是阎锡山在做和蒋介石公开对抗的筹办。
宋哲武之以是如此做,他是怕阎锡山在需求时会把他的电报公开,或者无孔不入的南京方面的谍报职员获得这封电文后陈述蒋介石,引发蒋介石不需求的猜忌。
对于各个研讨所,按宋哲武的本意,那是既要恰当集合,便于办理保镳;又要相对独立,利于保密。要满足这些前提,最好的体例就是建立一个研讨基地。但是如许一来。不但费时,并且更首要的是和宋哲武的打算有抵触,因为遵循他的打算,最多一年他就要兵进山西了,如许的一个首要部分他是不会放心放在涞源的。既然必然要迁到山西,那就没有需求现在在涞源大兴土木。
因为阎锡山已经晓得了宋哲武要把工厂迁到山西和建飞机场的事,这申明赵丕廉必然已经向他汇报了。但是自涞源到太原有三百来里的路途,赵丕廉一天一夜是不管如何也回不了太原的,这必然是赵丕廉一到灵丘,就给阎锡山发了电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