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 中原大战 大战(一)[第2页/共3页]
另有就是以鹿鈡麟和宋哲元为首的西北军将领对峙冯玉祥不回陕西,就不发通电,阎锡山无法这才“依依不舍”地放冯玉祥回陕,不过冯玉祥倒是很光棍,主动把家人留在了太原,因而冯玉祥于一九三○年三月旬日由山西返回潼关。
随即各部抓紧集结军队,筹办作战。
夫殊途原可同归。图终贵乎慎始。在介公力任艰巨,固鞠躬尽瘁之心;在百公(阎锡山)析理毫芒,亦实事求是之意。特恐词纵详明,意难殷勤,每滋一时之曲解,驯启世人之猜忌,或且推波助澜,变成战祸,循环抨击,未有已时。则是二公救国之愿未偿,亡国之祸先至,非二公之所及料,亦非学良之所忍言也……尤望介、百二公,融袍泽之定见,凛兵战之凶危,一本党国付与之权能,实施魁首群伦之事情。
随后于3月15日,鹿钟麟、商震、黄绍闳等57名将领联名通电推戴阎锡山为中华民国陆海空军总司令,冯玉祥、张学良、李宗仁、宋哲武为副总司令。除张学良保持沉默外,其他几人均立即就任。
而反面阎锡山结合,本身这一番心机白搭了不说,这几个月的囚禁可就白做了。固然吃得好。住得好,歇息的也好,几十年来他都没有过这几个月的舒畅日子了。可这也是他冯玉祥自降身份,丢了很大的面子换来的。
为了鼓励非直属军队的将领,也为了争相拉拢这些小杂牌,更加了赶走蒋介石后的权势争夺做筹办,冯玉祥任命石友三为山东省主席。为了拉拢孙殿英,在和孙殿英见面时,不但任命孙殿英为安徽省主席,还大赞孙殿英的盗墓之举。这让一贯因为盗墓被人诟病的孙殿英感激的涕泪横流,今后孙殿英一向很情愿别人称他的军队为西北军。
随后,阎锡山即公布了反蒋联军各部番号:李宗仁的桂系和张发奎部为第一方面军;冯玉祥的西北军为第二方面军;阎锡山的晋绥军为第三方面军;石友三部为第四方面军;内定东北军为第五方面军,主动争夺共同讨蒋;内定四川的刘文辉为第六方面军,还为湖南的何键留了一个第七方面军的番号。
“因而言论鼎沸,军民坚留,环请立即构造陆海空军总司令部,以张挞伐。犹复与军民相约,哑忍兼旬,待其觉悟,倘仍执迷,再行就任。兹不得已,从党员之催促,并军民之要求,谨于中华民国十九年四月一日宣誓就中华民国陆海空军总司令职,率领各军,陈师中原,以救党国。古有挟天子以令诸侯者,天下人必起而讨伐之,今有挟党部作威作福者,天下人亦当起而讨伐之,愿吾国人共起图之,锡山必尽尽力以赴之也。阎锡山东印。”
张学良通电奉劝蒋、阎和解,共同魁首群伦。值得重视的是文中把蒋、阎划一对待,仿佛隐含对蒋介石些许的不满;故蒋介石在复电时,特别声明其与阎锡山并非私家定见之争,而是干系党国存亡的同一与分裂之争。蒋介石、阎锡山亦今后展开拉拢奉张的角力。
“为公解者,必将曰:担当总理,完成**,党国赋于权柄,不容放弃。此姑息之说,适以误国误公,非所感知。夫北伐胜利,乃国人共同尽力所得,非可攘为己功。且公昔日**,则得天下之信奉,本日反**,则遭天下之鄙弃。祸福由己,夫岂在人?今之痛心我公者,皆昔之感戴我公者,窃愿公之自省也。麟等罔识忌讳,窃知罪矣;抑善人能受荩言,故敢略陈固陋。国将不国矣,盍猛醒焉?等语。特电奉闻,伏维鉴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