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1926之崛起》 1/1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第三百二十五章 中原大战 夺巢(六)[第2页/共3页]

幸亏第四路军兵站的职员很了解保卫团的日子过得贫寒,他们团长获得的好处天然不会少,就是这些守城门的大头兵也是常常能饱饱口福。并且,这个第四路军的李副站长每次还要扔下20块现大洋的辛苦费,固然兵士每人只能获得一块。剩下的都被班长独吞了,可这也让世人乐得不可。

跟着城门落锁的声音,城门吱吱呀呀的翻开了,很快就传来了一阵固然不是很响,但是非常整齐短促的脚步声。从声音能够听出,人很多,一些人顺着马道奔城上而来,更多的人则奔向城里。

“此次如何有这么多人?你们的大车如何不进城?”醉眼昏黄的保卫团的班长迷惑地问。

绥远城是典范的军事城镇,城内不但有原绥远将军衙门,另有清朝时修建的可包容8000多人的虎帐。绥远城周长九里,呈正方型,东、南、西、北各设城门。四门以外有瓮城、石桥和护城壕。城门上建望楼,城中心有鼓楼,从鼓楼通向四门有四条大街,向四周八方伸向浩繁冷巷,构成整齐的棋盘状布局。

早就翘首以待的保卫团兵士,在他们班长的带领下远远迎了出来,像驱逐财神一样,恭恭敬敬地把李副站长迎上了城楼。

徐放和赵凤武两人并没有在绥远多做逗留,在绥远兵站的人构造职员车辆,把兵站里早就筹办好堆积如山的马料粮食运出城后。这两安排备了马匹的快速矫捷军队的马匹吃饱后,立即向南分路急进。

一传闻还要送他们这金龙酒。保卫团的人眼里都放出光来,在他们班长的带领下,又几次举杯,和李副站长极其亲热的喝了起来。

因为绥远地处山西以北的蒙古草原上,是晋绥军的绝对大火线。因为阎锡山有强大的晋绥军,不但是内蒙的王公们没有人敢撸阎锡山的“虎须”,井岳秀的西北小权势。乃至是蒙古马匪也没有人敢打绥远的主张。自民国17年绥远建省后,晋绥军王靖国部就一向驻扎在这里,马匪们早都跑的远远的了。

李副站长也笑着答复:“不要说你,就是我也不会舍得花两块大洋买这类酒喝。我们原第四路军的军饷传闻是天下最高的,我的军饷每月一百多大洋,可要养家,我也不会买。幸亏每次外蒙来的人都要给我们兵站带来十几箱,我们站长又不善酒力,这酒就都归兄弟我了。”

感激冷若寒被、ivan欲、100305130320972几位书友的月票和评价票!还特别感激qinshi欲e书友供应的大量建议!

要晓得,宋哲武现在但是晋绥军名义上仅次于一贯是的二号人物,有徐永昌这个例子,晋绥军里可没有人傻到会去获咎他。

“副站长,运输队到了。”

早晨六点一过,李副站长就带着五名第四路军的人,挑着两只烤全羊和一些下酒菜,以及时令生果来到了南门。酒是天然少不了的,专门有一人拎着八瓶第四路军的特产“北方大曲”,让路上的保卫团兵士和行人都看得直眼热。

因为兵站里的第四路军特种大队的人早已经节制了电话局,赵凤武的这个师进城时,固然在保卫团驻守的旧虎帐产生了微小的抵当,还是顺利地把保卫团缴械,并把李培基的省当局和统统特别市当局,以及差人局都节制起来。

上一页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