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 中原大战 工厂(二)[第3页/共3页]
见宋哲武在很当真地聆听他的话,孙佳惠接着说:“山西乃至另有一家罐头厂。在这些企业中钢铁、机器制造、皮成品加工、电力、兵工等都是山西省当局公办,临时髦华还没有在这方面投资,以是我们跟山西省当局不产生抵触。山西固然也有一家罐头厂,但是我们兴华的罐头厂因为考虑到牛羊肉的涞源主如果内蒙,以是把厂子设在了大同,产品首要由平绥铁路运到天津,由海路到山东、江浙一带,以是也反面山西方面产生抵触。有抵触的只是面粉、纺织、印染和皮革加工。”
孙佳惠用赞美的语气说:“在天下来讲产业门类也是最齐备的,这个阎锡山跟其他军阀还真是不一样,他这些年主政山西还真是做了很多功德!”
因为它们的项目浩繁,以是这块新厂址大部分用地都留给了它们,乃至现在预留的大片地盘也会不敷利用,但是现在是没有体例的事情,他不成能向阎锡山白白索要大片临时没有项目标地盘,那就只比如及宋哲武获得山西后再说了。这里大部分的工厂厂房已经修建好,只等设备一到便能够安装。
孙佳惠看看宋哲武,有些遗憾地说:“在我看来,这些都是临时的,固然我们已经决定要让出部分市场份额,但是我们的面粉厂、纺织厂、染厂新机器一完工,产量必将大增,对本地厂商形成打击是在所不免的。”
“纺织方面,山西没有毛纺,我们的毛纺分厂质料和发卖都有保障,和本地没有任何抵触;棉纺的质料充沛,阎锡山之以是倡导多种棉花,是因为受制于棉花数量不敷,山西纺织企业不但数量希少,范围也都很小。满足不了需求,仅山西一省每年就要从省外购进2000多万大洋的坯布。现在山西的棉花倒是充沛,乃至因为山西本地消化不了,棉价还大幅降落,棉农赚不到多少钱。但是,纺织厂的数量和产能并没有及时跟上,除了供应本地工厂还要有大量充裕,我们来了倒恰好能够满足阎锡山的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