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贸易谈判(二)[第1页/共5页]
福建的蚕种、蚕丝固然不如江浙一带,但对于海南的热带季民风候而言,福建的蚕种就具有更好的适应性,对穿越个人来讲合用性更强。农业部的人已经给执委会表了态,只要能有一两年的时候来停止育种滋长,应当便能够培养出合适海南气候的本地蚕种――当然这几近是在抱负状况之下的进度,实际上的停顿如何,不但单要看福建方面的进度,同时也要视穿越个人在海南岛上的生长状况而定,因为合适养蚕的地区多在中北部,目前还并不属于穿越个人的权势范围。
穿越个人的产业化扶植当中,有相称多的处所需求用到铜作为质料,但穿越时带来的铜储备很有限,必定难以对付产业化的需求。而海南岛上独一的铜矿在石碌,本地的开辟打算因为所需甚多,目前还是逗留在纸面上,一时半会儿还没法正式实施。而这一期间全部东亚地区最大的铜输出地,就当数日本了。
“董先生,我们临时不筹算买生丝和丝织品,我们想要的东西是福建本地的蚕种。”陶东来干脆点了然企图。
宁崎装得神神鬼鬼,实在这事说穿了就一钱不值。滨田在台湾被囚禁了数天以后,动员部下人采纳了武力行动,突入荷兰在台湾行政长官彼得的住处,并且将其儿子作为人质,然后一同返回了日本。滨田回到日本以后立即将彼得的儿子下狱,并封闭了荷兰人在日本平户的商馆。而在此以后日本与荷兰的贸易便堕入间断状况,直到1629年,深感局势严峻的东印度公司大本营才命令将彼得罢免,并宣判其两年徒刑。这还没算完,直到1632年荷兰人将彼得押送到日本交给了幕府履行监禁,两边的贸易才得以重新规复。
“我们在那里养殖蚕桑不是重点,重点是你能不能给我们供应所需的帮忙。”陶东来可没兴趣跟董烟云会商技术细节上的题目。
董烟云奇道:“宁先生为何有此一说?”
董烟云的答复,倒也没特别夸大,许心素每年给荷兰人运生丝的时候,大抵就是在海汉民团去越南之前,现在时候已经畴昔了一个月,许心素手头的生丝能卖的都卖的七七八八差未几了,这个时候想要从福建大宗进货必定是没希冀的。
“只如果纯度好的铜锭,有多少要多少!”陶东来立即再给他吃了一记放心丸。
宁崎说到这里便停了下来,董烟云不明以是地看着他道:“宁先生为何不接着说下去?”
16世纪最后的二十多年,日本所出产的银子有一半输往外洋,此中大部分都进入了葡萄牙人的口袋。在1599至1637年这38年间有记录的史猜中,葡萄牙贩子自长崎运出的银两竟高达五千余万两,而这些银子中的绝大多数又通过澳门这个港口,进入大明换成了丝织品和其他货色。
此时福建民营丝织业的职位固然还不及江南吴越,但也算是海内首要产区之一,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中援引两朝重臣郭子章的话说:“东南之机,三吴、闽、越最伙,取给于湖茧。”穿越个人从客岁年底就已经开端在打蚕桑财产及丝织品贸易的主张,吴越虽好但间隔稍远,而福建则相对要近很多。当然最关头的一点,是福建地区有许心素这个超等地头蛇能够操纵起来。
而荷兰人从福建采办生丝所获得的利润也相称可观,目前福建最大的生丝外贸供货商许心素给荷兰人的生丝供货价约莫在每担140两银高低,不但买卖限时限量并且还要先收取预付订金,荷兰人还是趋之若鹜。但这些生丝运到日本以后,就起码有一倍以上的利润。而马尼拉的生丝代价,每担生丝比拟台湾也要高出一百两。为了获得更多的生丝,西班牙人乃至不吝冒险每年穿越承平洋,直接从南美殖民地运白银到东亚采购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