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A-
默认
A+
护眼
默认
日间
夜间
上下滑动
左右翻页
上下翻页
《1627崛起南海》 1/1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第170章 参观盐场[第1页/共3页]

盐场从穿越个人创业之初就已经被定为重点出产保障单位,执委会以为盐场的出产才气对于全部穿越个人的生长“具有计谋性感化”,并且也赐与了充足的正视和全面的支撑。只如果安西这边打上去的陈述,根基都获得了执委会的批准,要人力给人力,要物质给物质。像水泥如许的紧俏产品,执委会也是尽能够供应给盐场,以保障他们的出产改革打算顺利停止,让一心想要修建混凝土炮台的军警部对此抱怨颇多。

直到船驶到近岸处,李奈才重视到这里有一个小小的河口,有劳工驾着几艘平底小木船停在这里。世人下船转到了划子上,劳工们便划动划子,沿着这条小河向上游行去。

货色装运完以后,陶东来也带着一帮卖力安装设备的技工仓促赶到了船埠。世人上船以后升帆动身驶向外海,李奈还在揣摩海汉人的盐场究竟是藏在那里,便听施耐德道:“李先生请看,火线那处海湾中就是我们的盐场了。”

这个事理盐场公社管委会也很清楚,以是当安西得知明天有广州来的客商观光盐场,并且极有能够会签下盐业订单,便提早一天已经开过了筹办会。盐场上高低下都获得了告诉,明天统统人都必须更加当真地做事,只要大师表示得好,早晨就把前一天农场送来的两端猪杀了加餐――对于没有甚么文明的浅显百姓而言,物质刺激明显要比精力鼓励更加直观和有效。

李奈当然也想过海汉人的盐场大抵味比儋州或是其他处所的盐场高效很多,产出的食盐没法在本地市场完整消化。不然他们也不需搭上广州这条线,直接在本地发卖就好了。但他也没想到这里的盐产量竟然高得这么离谱,每天四千斤,这让“福瑞丰”先前提出每月起码供货万斤的要求听起来的确就成了一个笑话――莫说月供万斤,就是月供十万斤,海汉人也供得起啊!

陶东来替两边作了简朴的先容,安西非常热忱地号召道:“欢迎广州的朋友来我们的这里观光!请随我来,我们边走边说。”

“我们这个盐场是从三个月前开端扶植的,最开端的时候这里就是一片荒地罢了。”安西抬手指向远处已经变成一块块整齐盐田的本地平原,非常高傲地先容道:“在执委会的带领下,盐场公社的社员们战天斗地,用很短的时候就把这片荒地改革成了全部南海地区产量最高的盐场!各位,按照我们最新的数据统计,目前公社的食盐日产量已经达到了四千斤!”

作为事前的功课,李奈也体味过普通盐场的运作环境,像是琼州岛地处儋州湾的阿谁号称琼州岛最大的盐场,其最大产量大抵在每天千八百斤,能超越千斤的时候很少。并且阿谁盐场是从宋朝就开端运作,各个出产环节能够说都已经非常成熟,盐丁也都是家传数代人的生手。但与海汉人所宣称的产盐效力比拟,儋州盐场的产量反而更像是一群内行人操弄的成果。

李奈有些迷惑地望向施耐德所指的那处海湾,却只见岸边椰树成林,连火食都看不到,哪来的盐场?

当然在此之前,李奈还是要尽能够先落实一下海汉人的说法,谁晓得这个姓安的会不会是在吹牛?月产十几万斤的盐场就在面前,李奈倒是真的很想见地一下他们的出产体例。

以目前穿越个人的内部体例来讲,绝大部分单位都属于出产部分,只要文教、卫生等极少数部分属于需求依靠财务拨款的奇迹单位。自从执委会提出建立独立结算体制以来,各个出产部分都在想方设法进步出产效力以获得更多的收益。特别是像能够打仗到收支口贸易的兵工、化工等部分,更是干劲实足。

上一章 设置 下一页
温馨提示:
是否自动播放到下一章节?
立即播放当前章节?
确定
确定
取消
pre
play
next
close
返回
X